Page 60 - 宁波水文化 2024年第4期(总第55期)
P. 60
城市坐标·乡情记忆
城市坐标·乡情记忆
Ning Bo Water Culture
Ning Bo Water Culture
宁波海洋渔业的一份“活化石”
宁波海洋渔业的一份“活化石”
— 《一个船长的渔捞日志》序《一个船长的渔捞日志》序
—
Ḥޅః
宁波濒临东海,面对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 地说明了各处鱼货的捕捞数量,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可
渔场,自古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得天独厚的渔业资 以印证东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还有捕捞、过鲜、
源与长期以来渔民的辛勤劳作,都在不断推动宁波 贩卖等过程中的收获与波折,展现了渔民营生的完整
海洋渔业的进步,使渔业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流程,以及遇到的各类问题与应对措施;仔细记载了
产业,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与影响着宁波人的生产、 舢板、机帆船、偎船、网船、大帮船等不同种类渔船,
生活方式与习俗文化。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麻单网、浮子、铁锚、桅杆、帆篷等渔具材料设施,
宁波海洋渔业经历了重大发展变革,迎来了一系列渔 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修补过程等,让上世纪七八十
业生产组织与形态的变化、渔业捕捞技术与设备的革 年代的渔业生产生活有了鲜活具体的佐证记录。
新,但也面临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窘境,使捕捞 吴南清船长的日志还记录了社会变迁的痕迹。
产量与主要捕捞品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渔业捕捞之外,他记录了众多社会日常生活,如结
幸运的是,有一位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的船长, 婚办席、安葬死者、烧香拜佛、生病诊治、正月看灯、
用他的笔为我们记录了这段历史。吴南清,宁波人, 清明祭祖等习俗与活动如实记录下来,为全方位了解
从事东海渔业捕捞数十年,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渔业。 上世纪宁波渔民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口。
从 1972 年 4 月 17 日起,吴南清船长以日志的形式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史料是开展历史研究的
记录自己的渔业生活、所见所闻,直到 1983 年 12 基础与前提,该书为研究上世纪宁波海洋渔业历史提
月 21 日才停笔,横跨十余年时间,笔耕不辍,写下 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让今天的我们得
了 50 万字,留下一部沉甸甸的渔业史与社会生活史, 以了解上世纪宁波海洋渔业的真实面貌与历史场景。
最终汇集成为《一个船长的渔捞日志》,为渔业研究 同时,日志朴实真切的风格,使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深刻反映了宁波海洋渔业的 与亲和力,让读者有更多感性上的思考与体悟。对于
历史变迁。 挖掘与传承宁波渔文化乃至建设当代宁波海洋文化,
在这部日志中,吴南清船长以朴实而娓娓道来 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宁波海洋渔文化,浓缩着
的风格,记叙了十余年渔海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渔业 宁波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典型代
捕捞方面,他记录了在延昌、铜钱礁、檀头山、南韭山、 表。希望这本《一个船长的渔捞日志》能成为连接过
猫头洋、大目洋等东海各处的捕捞轨迹;捕到的水产 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宁波海洋渔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
渔获品种丰富多样,包括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 与发扬。
鲳鱼、梅童鱼、剥皮鱼(绿鳍马面鲀)、蟹等;详细
ୡѯඣ໓߄
58 Ning Bo Water CultureNing Bo Water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