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宁波水文化 2024年第4期(总第55期)
P. 26
四季讲堂·水利
四季讲堂·水利
Ning Bo Water Culture
Ning Bo Water Culture
浙东的海碶
浙东的海碶
Ḥӧ၂૾` Ḥඣ໓
“碶”为浙东宁波所特用字, 公庙记》也说:“石碶北阻大溪, 碶的功能—拒咸蓄淡
泛指那些兼具蓄水和泄洪功能的 复架石为梁,民不病涉,因名谢 保丰收
水利设施。清人徐时栋《烟屿楼 凤桥,构亭其上。”可见,当时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稻作文
笔记》云:“吾乡又以土石障水 的碶,还没有交通功能,所以还 化沉淀的农业国家,古代有神农
时,其启闭而放纳之者,谓之碶。 需在碶北造桥一座以便往来。但 氏以及众多的与农事有关的传说
此字为鄞人所独。非特字书无之, 这是碶的雏形,到唐代它山堰的 和遗迹。据现代考古实践表明,
即他乡亦寡有者。”“碶”可谓 配套工程时,碶桥合一,碶的功 不仅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出土了
是浙东的“特产”,也是浙东沿 能更加完善。 7000 年前的栽培稻谷,近年又在
海和江河交汇处的一道景观。有 浙东人民在历史上为开拓沿 浙江浦江县的上山遗址发现了上
道是说:阿拉浙东地方,有山就 海家园,修建过漫长的海塘,在 万年种植稻谷的遗迹,这可以称
有水,有水汇成溪,有溪流入河, 塘内河流的入海口建造起能够阻 得上世界之最。谷物是农业生产
有河必通海,入海多有碶。这番 咸蓄淡的石碶,它们组成一条海 的主要产品,水利是农业的根本
话,道出了浙东山、水、河、碶、 上的长城以抵御海潮的入侵。这 命脉。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淡水,
海之间的关系。“碶”这个名称 一道道碶就犹如一座座城门,给 不能遭受海潮的侵害。古代的部
西起慈溪,经鄞州,至镇海、北 内河入海提供了合适的通道。碶 落首领与历代帝王郡守都极为
仑,东抵舟山,南向象山而漫延。 投用后,它的外侧往往会淤涨出 重视并参与治水活动,著名的有
它是浙东海岸开发变化中重要的 新的海涂,人们又开始修筑新的 鲧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
历史实物遗存,也是海疆上特有 海塘,这时旧塘退役成了大道, 《诗·商颂·长发》云:“洪水茫茫,
的水利文化沉淀。 而老碶也变成了交通桥。此时, 禹敷下土方。”《论语·泰伯》说,
在宁波境内已知最早的碶为 海岸线又向外扩展了一步。它们 夏禹“尽力乎沟洫。”《史记》说,
方胜碶,五代元嘉中鄞令谢凤创 是我们的先辈向大海要土地、改 禹为了治平洪水,“乃劳身焦思,
建,可溉民田 5000 余亩,是南朝 造海疆的重要遗存与见证。碶、 尽外十三年,过家门乃不敢入”。
时期浙东地区兴建的最大的水利 塘是海疆文化中关系密切的海事 “防患于未然”,为确保
工程。初创时在结构上应该说还 孪生兄弟,可以说,“有塘必有碶”, 农作物的丰收,防止洪灾及海潮
不是很完美。故陈观《资福庙记》 它们蜿蜒曲折地保卫着浙东沿海 侵袭的发生,关键是在海岸线上
说:“又于碶北作桥以济不通, 平原数千年。 建立系统的抗潮与排洪设施。在
旧名谢凤桥。”贝琼《宋县令谢 千百年来的治水实践中,浙东的
ୡѯඣ໓߄
24 Ning Bo Water CultureNing Bo Water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