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宁波水文化 2024年第4期(总第55期)
P. 15

四季讲堂·水事
                                                                                                四季讲堂·水事
                                                                                              Ning Bo Water Culture
                                                                                              Ning Bo Water Culture









              到余姚曹塾河口;第二段,由余                   清海禁之前的 7 个半世纪中(唐、                 塘江、曹娥江、姚江、奉化江—
              姚丈亭的三江口进慈江,经慈城                   五代、两宋、元,618-1368年间)。              甬江等古河流冲积而成。如今的
              南折入官山河到小西坝。所谓“一                  其次,我们要站在宁波港的位置,                   面积约 4800 平方公里,但先汉

              点”:城区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                 才能理解和把握浙东运河的人文                    时期,三北平原尚未成陆,宁波
                  浙东运河申遗成功,当然是                 地理意义,说实在的,你站在杭                    盆地还留有海湾模样,估计那时
              好事。但有些人还是觉得底气不                   州、站在绍兴看浙东运河,真的                    宁绍平原的面积约 4000 平方公

              足,似乎这是“傍大款”的结果,                  很难看出她与历史上众多内陆运                    里。古宁绍平原上自西向东分布
              甚至有狗尾续貂的尴尬。浙东运                   河有什么不同,更看不出有什么                    着馀暨(萧山)、山阴(绍兴)、
              河的曹娥江以东段,基本上属自                   出奇的伟大来。为什么呢?因为                    上虞、余姚、句章和鄞县 6 个县。

              然地理意义上的潮汐河道(姚江、                  对于航海运输而言,杭州、绍兴,                   这样的县治密度,在 2000 多年前,
              慈江、甬江),这与运河(人工                   顶多只有码头,但没有港口!                     高得异乎寻常。
              河道)的定义不完全相符;另一                        所以,所谓底气不足,很重                     宁绍平原,除了县治密度高

              方面,运河运输,一向被称为“漕                  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站位不对,                    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运”。—“漕”是什么?是“河                   所预设的观察时间、地理空间不                    这 6 个县原本都有属于本县的出
              漕”啊,“河漕”就是既无源头、                  对而形成的。                            海口。余姚除了经由句章边的姚

              又无归宿(海),整个“漕内”                        现在,让我们站在亚洲东岸                 江出海,先汉时还可北向今马渚、
              的水位都是同样的河段嘛,所以,                  与北纬 30 度交叉点的宁波港,将                 周巷入杭州湾,杭州湾,史上又
             “浙东运河”称得上是个“特例”。                  目光投向自 2000 多年前至 600               称之为“后海”。鄞县治,隋前

                  其实,将中国大运河运输系                 多年前这一段时间轴,看看浙东                    在今奉化的白杜。班固的《汉书》
              统视为“漕运”,是明清以来才                   运河的时空演变轨迹……                       说,“鄞,有镇亭,有鲒埼亭。
              形成的观念。最早的隋唐运河从                                                     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

              一开始就在向南寻找着出海口,                       一、海港邑与运河城                     “天门水”即今奉化的降渚溪,
              先是找到了扬州,接着是苏州、                                                     自北向南在吴家埠入象山港。金
              杭州,到了初唐,才找到了宁波。                       宁绍平原,是钱塘江和杭州                 溪,又称白杜河,自南向北注入

              但到了京杭运河时代,浙东运河                   湾南岸的一片东西向的狭长海岸                    东江,再进奉化江出海。降渚、
              在整个中国大运河系统的重要性                   平原,由自西向东的绍兴平原(旧                   白杜两溪在望海山与金峨山的峡
              便急剧下降,因为在明清海禁政                   绍兴府的萧山、山阴、会稽、上                    谷中相汇,但终究一南一北,分

              策理念下,京杭运河不再需要出                   虞和余姚等县)、三北平原(旧                    道扬镳。晚清浙江舆图总局宗源
              海口,浙东运河也重新沦为地方                   绍兴府的余姚、旧宁波府的慈溪                    瀚编纂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
              性运河了。                            和镇海等三县的北部)和宁波盆                    道里记》可能因此而误将降渚溪

                  所以,我们如何认识浙东运                 地(即姚江、奉化江、甬江的三                    和白杜河画成了一条河道,使得
              河的意义,首先应让我们站在明                   江平原)组成,由地质年代的钱                    奉化江—甬江成了一条两头通




                                                                                                             ୡѯඣ໓߄
                                                                                                       Ning Bo Water Culture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