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宁波水文化17期
P. 65
城市坐标·乡情古桥(8)
Ning Bo Water Culture
慈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的中心位置,有一
座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的孔庙。近千年来,经历代
战乱沧桑,屡有兴废,毁圮,修建增扩,逐渐形成了现在规模。
现孔庙近 400 平方米,建筑格局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
规范工整,气势宏大。
据慈溪县志载,北宋雍熙六年(984),县令李昭(照)
文为培育治国人才,始建县学宫于县治四十步。庆历八年
县令林肈徙建于今址,也即上面说的现在今的孔庙。学宫
又称“文庙”,与关庙相对应,在宋代以来的县一级以上
城镇普遍建立。当年学宫占地十亩,四周围以红墙,正面
嵌“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左门门墙上有“一应文武官员
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石碑。学宫中的礼制性配套建筑——
泮池桥,虽经历代多次修建,至今仍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好的学宫和泮池桥。
“泮”是一个专用于学宫的文字。学宫前的水池称“泮池”或“泮水”,形状规定为半圆,意即“半于天子之宫也”,
合“半水”之义。宋代罗炳有“州有序,国有学,跨于泮水辟雍者,即以泮桥名之。”
现存于慈城孔庙内的泮水桥为三座一组,是中间桥面缓缓高起的三孔石梁桥,重建于光绪年间,至今已逾百年。南北
向的三座泮水桥,中桥长 7 米,东西两侧两桥距中桥 4.4 米,两桥各长 6.5 米,缓缓拱起,无步阶。按一般礼制,泮桥如
仅一座即为状元桥,三桥并列的中间为状元桥,两侧分别为探花桥和榜眼桥。
科举时代,过泮桥是很庄重严肃的,只有在规定的祭孔节日或官员到任离职、生员入学、考中科举等,才开中门,七
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走中门中桥,因此,“入泮”是旧时文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希望。
Ning Bo Water Culture 63
Ning Bo Water Culture
慈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该镇的中心位置,有一
座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的孔庙。近千年来,经历代
战乱沧桑,屡有兴废,毁圮,修建增扩,逐渐形成了现在规模。
现孔庙近 400 平方米,建筑格局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
规范工整,气势宏大。
据慈溪县志载,北宋雍熙六年(984),县令李昭(照)
文为培育治国人才,始建县学宫于县治四十步。庆历八年
县令林肈徙建于今址,也即上面说的现在今的孔庙。学宫
又称“文庙”,与关庙相对应,在宋代以来的县一级以上
城镇普遍建立。当年学宫占地十亩,四周围以红墙,正面
嵌“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左门门墙上有“一应文武官员
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石碑。学宫中的礼制性配套建筑——
泮池桥,虽经历代多次修建,至今仍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好的学宫和泮池桥。
“泮”是一个专用于学宫的文字。学宫前的水池称“泮池”或“泮水”,形状规定为半圆,意即“半于天子之宫也”,
合“半水”之义。宋代罗炳有“州有序,国有学,跨于泮水辟雍者,即以泮桥名之。”
现存于慈城孔庙内的泮水桥为三座一组,是中间桥面缓缓高起的三孔石梁桥,重建于光绪年间,至今已逾百年。南北
向的三座泮水桥,中桥长 7 米,东西两侧两桥距中桥 4.4 米,两桥各长 6.5 米,缓缓拱起,无步阶。按一般礼制,泮桥如
仅一座即为状元桥,三桥并列的中间为状元桥,两侧分别为探花桥和榜眼桥。
科举时代,过泮桥是很庄重严肃的,只有在规定的祭孔节日或官员到任离职、生员入学、考中科举等,才开中门,七
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走中门中桥,因此,“入泮”是旧时文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希望。
Ning Bo Water Culture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