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宁波水文化 2024年第4期(总第55期)
P. 51
世界之窗·经典水工(42)
世界之窗·经典水工(42)
Ning Bo Water Culture
Ning Bo Water Culture
10 万亩。漳水浑浊有很多泥沙,可以灌溉肥田,提
高产量,邺地因而富庶起来。东汉(25 ~ 220)末年,
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从此改名
天井堰。
而据《吕氏春秋·乐成》所记,渠为魏襄王时
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 100 多年,并批评西
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
和《史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
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天井堰改建为
422年)。西门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异口”。 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也称万金渠。
“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阶梯。即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 渠首在现今安阳市北 40 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
段上筑 12 道拦水坝,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 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安阳河)为源的灌区。
拦水坝都向外引出一条渠,所以说是“同源异口”。 其间唐时还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
据记载,每个磴相距 300 步,连续分布在 20 里的 清朝、民国时期,也曾屡坏屡修。1959 年国家在漳
河段上。根据地形考察,第一渠首在邺西 18 里, 河上动工修建岳城水库,安阳市随后开挖漳南总干
相延 12 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 12 道,各堰都在上游 渠,引库水建成大型灌区—漳南灌区,设计灌溉面
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 12 条渠道,灌区近 积达 120 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ୡѯඣ໓߄
Ning Bo Water Culture
Ning Bo Water Culture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