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河上闸堰碶 - 堰碶库闸 - 宁波水文化网


中大河上闸堰碶

发布日期:2021-08-30 09:33:57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郑毓岚
 
 
      中大河是镇海的母亲河,曾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线,也是农业灌溉的重要命脉。其水源一支来自丈亭江入化闸,另一支发源于汶溪众山之水,两支水流汇合于黄杨桥续向东流,经长石桥、骆驼桥、贵驷桥、万嘉桥至城西平水桥,总长22公里。旧时,河道水位高低不一,有上中下河之分,河水通过碶闸堰进行节制,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设施,在阻咸、蓄水、泄洪、排涝时发挥重要作用。
防潮阻咸化子閘
古时,慈溪县德门乡、定海(今镇海)县清泉、灵绪二乡、鄞县甬东隅水源,依靠余姚四明山区的山水,经江潮汐顶托上溯,然后再经丈亭、后江通过茅针闸、化纸闸的节制注入河网。茅针闸,旧名茅针碶(一名茅砧碶,又名茅洲碶),建于宋宝祐间,由沿海制置使吴潜所筑。后曾一度废弃,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乡民苏安等诉于官主薄李子谦,相度其宜,迁复故址,改碶为闸;岁久漏,天顺六年(1462)郡守陆阜復进行重修;清康熙年间设闸夫二名,光绪年间废。
化子闸建于元至正年间。至元代,茅针碶因年久失修渗漏,咸潮涌入,无蓄水反致伤农,影响鄞、慈、镇三邑四十余万亩农田灌溉。至正元年(1341),民列词告郡农事正官总管王元恭,王率领三县司属僚佐赴现场视察,决定拆移填塞旧闸,迁就毗近东南首约远30余丈(一说移东五里),由里人倪可久出资六分之五,其余人出资六分之一,置买民田二十亩零,实地内开东西两头江河六十丈,新建碶闸五眼,比旧碶增一眼,每眼宽八尺,高十三尺。盖屋三间二舍,于至正三年(1343)农历二月十八竣工。共投工二万三千二百工,费缗四万四千八百文。留田十三亩,租谷付闸夫工资。因涨潮时关闭,退潮时放闸,人称“关潮闸”。凡遇旱涝启闭潴蓄,灌溉三邑之地,其利甚博。
但历代县志记载为“化纸闸”,相传当地人民为祭祀神灵,在闸旁水上化纸,然后纸灰随波而去,以保平安故名“化纸闸”。另一种说法,其闸筑在化子庵(查阅历代县志,均无化子庵记载)旁,俗称“化子闸”;民国期间,化子庵改安乐寺,化子闸筑在长石桥安乐寺旁的三江口。碶闸规定谷雨后至中伏,潮来则放板,以纳其入,退潮则下板,以止其出,若秋雨启闭,每年自此,虽旱不为患。
化子闸在清中晚期进行几次修筑。乾隆六年,戴质明、郑国祯(又名郑光礽)等富绅捐资修护,又置田十二亩,岁收租息作关潮费。嘉庆年间,闸因潮冲击泄漏,河道淤堵,陈继彪出资修筑,并对闸内河道两岸芦苇荡进行清理。
宁波府太守宗源瀚撰文《重修关潮闸记》载:事隔七十余年的化子闸。因风水为患,奔流冲击,闸之渗漏,颓圯更甚,灵绪、东管、西管三乡田十余万亩赖此闸,关潮蓄水,接引以资灌溉,灵绪乡得利更多。灵绪乡陈鑑科有修闸之举,率其孙廷钰一起帮忙相助,察看地形,出己资修闸,刚要准备动工,廷钰因病而卒。鑑科强忍丧孙之痛,不听家人劝阻,于光绪六年夏,鸠工集材,亲临督率,工未及半,旋以积劳成疾,未几又卒,闻者莫不悲痛。后其子世熙、绍唐谨遵父命,伐木采石,芟除芦苇,挑掘淤涨,越一年工告竣,出资七千余金。名则修闸,实即建闸,工料之精,经营之善,隄岸坚固。桥栏石刻东曰:“关潮闸”,西曰:“化子闸”。说明关潮闸与化子闸是同一闸,以后一直以“化子闸”命名至今。
化子闸在农田应灌溉有其重要作用,历代都十分重视修建。1959年姚江大用建成后,原潮沙江变为内河淡水江,镇海、江北地区内大小河流与姚江相通,连成同一水系,化子闸的作用亦由关潮转变为进水节制闸。
水运要道贵胜堰
旧有民谣:“蚂蟥两头摇,不过长石、骆驼桥。”其实与贵胜堰、化子闸有关。没有贵胜堰、化子闸时,海水涨潮时从丈亭江一直涌入到中大河,经长石桥、骆驼桥,这一带为咸水,蚂蟥喜欢在淡水中生活,害怕咸水,民间就有了“蚂蟥两头摇,不过长石、骆驼桥”的民谣。
史料记载,“贵胜堰位于骆驼驼街前中大河上,贵驷桥刘氏建。始筑借邑港东,清时迁建骆驼桥,启闭闸与过船堰坝配套。”古时,借邑港是港慈镇二邑水道交界处,说明借邑港东筑有堰,为贵驷桥刘氏建,清时迁建骆驼桥街前。
贵驷桥刘氏,堂名“世彩堂”。元泰定间,刘氏其十世孙刘复卿兄弟三人,赴耕渔庄舅父家定居。刘复卿兄弟为官宦后裔,其始迁祖刘翊,在宋建隆时卒于鄞县令任上,其子卜居鄞县沿江里,曾孙迁慈城,刘复卿兄弟从慈城来到耕渔庄(贵驷),遂繁衍成族,自成村落。后建桥筑堰。桥为拱形石桥,仿慈城骢马桥结构建造,宽3.6公尺,踏步北堍21级,南堍23级,桥梁甚为壮观。昔刘氏建桥取名“贵驷”,意在期望后代子孙驷马高车,显达亨通,遂以桥名。堰即贵胜堰。不知为何原因迁建骆驼桥,史无记载。
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贵胜堰,县东三十五里,骆驼桥东,今改名新兴闸。与镇海(旧称慈溪今改)界,西接潮源,东通大河,浙江通志称‘桂胜堰’。障水灌溉,且系运河,宜以时修筑;《镇海县志》云:“西水门接慈溪之水,永乐经后塞,隆万间,慈人因运粮至广安仓,道迂不便,复开。”
贵胜堰(新兴闸)是水运要道,为确保蓄水和交通运输,闸旁置过船设施堰,称堰头或坝头,堰内堰外水位相差悬殊。旧时,船过贵胜堰靠人力拔船,为减少船底磨损,石坝上放上青壳烂泥,起到润滑作用。相传,有一些堰头无赖,动辄詈殴,将船搁在坝头墩,讲条件,敲船家竹杠。以后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改为人力绞车盘,过往船只通过绞车爬升越堰顶而过。
贵胜堰是慈镇两地水运交通要道。曾在山西当过知县的盛家人盛钟襄所作的《骆驼桥村竹枝词 》:“一水河分上下河,喧嚣终日客船过,夏瓜秋菜冬春笋,消受姚江土产多。逢双开市骆驼桥,白蛤黄鱼味美调。最是居奇穿网货,晚潮风起满肩挑。留人争把客衣牵,提畔高呼坐快船。纤急无关风水顺,打桥门似箭弦。石堰横斜积数重,乡音近杂水声冲。僧归不理人无赖,关住山门打晚钟。”描写了中大河上船只行驶如梭,街市繁荣情景。
旧时堰旁有庵,后人称“贵胜堰庵”。据史料记载,庵于明万历十九年,由翁、孔、韩等姓出资建造,清雍正三年,乾隆十四年进行重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楼其梁、盛筱珊等旅沪商人等捐资修贵胜堰,计费六千四百银元。抗战时期,庵被日伪军霸占,私设公堂,采取严刑逼供,关押无辜百姓。
骆驼桥老街临河而筑,有中街、东街、西街,贵胜堰东至方景和弄称中街,贵胜堰西至盛家称西街,方景和弄至西柘墩庙称东街,商铺林立,中街最繁华。旧有大小店铺98家,蔬菜行11家,为方圆数十里土产贸易集散地。中大河舟楫往来不绝,街市十分繁荣。街河进行拓宽,现堰改为桥。
水道锁钥大寺堰
大寺堰古称“倪家碶”,为镇北水利枢纽,明嘉靖《定海县志》始有记载,具体建造年月无考。据清乾隆《镇海县志》载“大寺堰、三都。上接慈邑潮源,下为东乡之所取济,诚水道之锁钥也”。古堰筑在中大河中下流,经万嘉桥、迎师桥至城西平水桥,与前大河汇合出张鑑碶入甬江,是水利之要地。
大寺堰以寺得名,堰北三里有千年古寺妙胜寺。五代清泰(934—935年)中,有一位姚绾的人,舍地建寺院。当时,寺院在“濒海之上,环水之中,居处庳陋,而有风涛漂注之患”,初号“永安”;大宋英宗皇帝登极,以治平(1064年)改元,称“妙胜寺”。至元佑八年(1093年)冬,开始造释迦殿,历时两年,于绍圣二年(1095年)竣工,“建屋一百五十楹,佛像七身粉绘,庄严而不侈。”重修后寺院为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规模恢宏,佛像高大,巍巍卓立,雄尊秀蔚,香火更盛,名噪州里,成为佛教圣地。
据史料记载,大寺堰用来蓄水,“但受弊有二:秋冬河宜蓄水,以为春来养苗计,乃堰夫嗜利,私放船只,竟不下泥致水不蓄,其弊一;且下流之地宜深广,于上流方能受水,而东乡之河反浅狭于上流,则潮流乌能逆行,而周遍浚河之令频下,但以庄限以甲拘,则河多丁少,难告厥成,其弊二;受此两弊,一遇旱干而乡田遂遭龟裂。”
大寺堰界东西两区间,中大河至此分为上中下游,所以备旱潦之蓄泄。民国九年(1920)春,时任镇海县知事盛鸿寿巡视至中大河,值晴久河涸,两岸田稻势将枯萎,担心粮食歉收。乃召集东西两乡士绅筹议修治河道,终以需费过巨,未能即举。至翌年秋而风灾作矣,海潮冲激,数十里塘岸岌岌莫保。盛急往勘,与诸绅商议,毅然以大工呈报。荷会稽黄道尹、华洋义赈会暨邦人士协助之力,集款至十余万金。于是海塘全部兴筑,后塘河继之,而中大河亦乘时集议,从事筹备。
十一年(1922)农历三月筹备修浚东西管乡中大河段河道,公推周汝磐为主任,两区自治委员胡元钦、刘炎昶,暨士绅朱忠煜、张起东、陈君贤坊等,进行规划。首议募款,自本乡而推及侨商,订立以亩捐款,以工代款方式,测地形估工程,详加核算。于九月鸠工,乘农闲季节,召集农户举锹锸开挖,至腊月,自白龙洋至骆驼桥三十里河渠,全工告竣。并对沿河道路,石之损者易之,桥之圮者复之,耗费至四万三千金。
该年,因大寺堰积久渗漏,而东管乡特受其害。于是,有浚河余款三千金修大市堰。爰购美材,运巨石,筑使坚实,永资保障。同时设立水利善后会,分年筹募万数千金为经常费,用于置船雇役,日巡河中,凡污秽之物,倾聚之泥,悉予扫除,免成淤积,确保河道畅通。
    旧时,主要运输工具为木船,大市堰河船租贳业颇盛,以乐氏为主体,有“乐全记”、“乐瑞记”、“乐益记”等,民国年间,租船业更加旺盛,大市堰堰坝西和周林港两岸,停靠的船只有50余条之多。姚江大闸建成后,大市堰改为公路桥。
泄洪排涝张鑑碶
张鑑碶宋《宝庆·四明志》有纪载。位于镇海城西,闸址建甬江北岸土塘上,是鎮海江北地区农田排涝主要水利设施之一。
甬江古称大浃江,北岸有条内河,称浃江河。古时交通运输工具靠船运,浃江河是明州(宁波)与定海(镇海)县城的主要水上交通要道,自州城(宁波)桃花渡经白沙、露林,直至定海(镇海)西城门,绵亘六十里。南宋时期,因河道久不浚治而湮塞,农田失溉,舟楫不通。明州太守屡想开浚,只因工程浩大,费用昂贵,不敢动工。淳祐六年(1249)九月,由制帅颜仲“雇募夫工23万9千工,动用官帑55万7千余緍”,依故河道,进行全面疏通,河宽5丈,深1.2丈。鄞与定海俩知县代表民众感激颜公,将浃江河改称“颜公渠”。后为纪其事, 由宋代书法家张即之书刻于石碑上。
对于张监碶的来历,笔者认为是以姓命名,浃江河疏通后,为了排洪蓄水,方便行人出入,又筑三座碶闸、造跨桥六座。当时,修“颜公渠”、筑碶造桥工程,由通判府事张公琥全面负责,监管、验收。建三座碶闸中张监碶为其中一碶,大约由张公琥监管负责,取名张监碶。
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的“张监碶”何时改为“张鑑碶”,明嘉靖《定海县志》载:“张鑑碶,二都,东乡之水籍碶宣泄,额设碶夫二名,司其启闭,并立两庄乡长以协守之”。为何将“监”改为“鑑”,“监”,《说文解字》注曰:“监,视也,监,临下也,监与鉴互相假”。同时《说文》中又说“监”是大盆的意思,“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形,故用以为镜。”“鑑”和“鉴”二字含义相同,代表鏡子。说明当年张监碶内河水清可鑑。现代汉字将鑑和鉴通用,“鉴”代替“鑑”。所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根本找不到“鑑”字。
张鑑碶旁古有过船堰,约4米宽,因该碶地处甬江与内河的交通要冲,而碶两旁土塘不时被进出船只拔船,致塘低缺于碶门,遂贻乡田之大患。在该地兴建碶闸的必要性早就被人们所认识,清乾隆十七年(1752),邑令王梦弼详请移建已奉批准,重建碶闸。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在甬江北岸江塘内新建二孔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螺旋启闭的碳闸,亦取名张鑑碶,并新挖一条从白龙洋至闸口的排水河道,长度450米,因当时缺乏经验,底定的太高,达到2.211米高程,于是在1957年12月,由庄市区在原建二孔的张鑑老禊东首又新建三孔新碶一座,现取名张鑑新碶,张鑑碶曾进行多次修建。
张鑑碶有布襕扯大旗的民间传说,讲述村姑救康王的故事。据史料有关记载,赵高宗曾两次到过镇海,建炎三年(1129)农历十一月金兵南犯,宋高宗赵构采取“航海避金兵”办法,自临安府(今杭州)出逃至明州,后有乘马出东渡门登御舟泊定海(今镇海)。金兵攻定海(今镇海),高宗皇帝乘舟去昌国(今舟山定海)。翌年二月,金兵自临安退兵,三月,宋高宗御舟从温州途经定海(今镇海),上岸后曾在后海塘一带(后称朝宗坊)暂短停留后,速回杭州。高宗皇帝没有到过张鑑碶,但村姑救康王的故事,却在人间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