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它山水利 - 堰碶库闸 - 宁波水文化网


四明它山水利

来源:缪复元 发布日期:2019-08-15 11:03:53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197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大坝会议上,中国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先生,在向大会提交的《中国的坝工建设》论文中提到,公元833年,在浙江大溪河上(即鄞江上游的樟溪),筑有一条条石砌重力坝,坝高27米。此事引起与会国外专家的兴趣。1986年,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在广西兴安县召开的,灵渠学术研讨会上,大会建议要求国务院将灵渠、它山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于1988年,将两大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在法囯蒙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它山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今人又多称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它山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它山堰为什么被世人和学者如此重视和关注呢?今天我就向大家讲讲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因为它涉及面广,所以题目就称《四明它山水利》。
一,  它山堰的兴建
建堰前鄞江上游的水环境。鄞江镇称“四明锁钥”,其上四明山区,群山叠障主流樟溪集大皎、小皎等诸溪,流域面积大。鄞江镇以上集雨面积348平方公里,主流长度60公里。其下为广袤的鄞西平原,旧称七乡。它山堰未建前江河不分,鄞江诸溪之水尽注于江。江潮上涨时,咸汐可上逆至平水潭(鄞江镇以上3千米左右)。《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描述的是“溪通大江,潮汐上下,清甘之流酾泄出海,泻卤之水冲接入溪。来则沟浍皆盈,去则江河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当时鄞西七乡,是洪旱涝交集地区,各种灾害年有发生。
它山筑堰。唐太和七年(833),山东瑯玡人王元玮出任鄮县令,他到任后,得悉鄞江上游水患情况后,对鄞江水道进行实地考察。王历览山川,相地高下,选址在它山地方筑堰,治理洪旱灾害。他以为若在此筑堰能截断咸汐,并导大溪之水入七乡至甬城,此乃为生民立命之事业。因其地处它山与绛山之间,故名它山堰。
它山堰是拦江筑堰,能达到阻咸、蓄淡、引流的目的。但在大江上筑堰后,将给行洪排泄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王元暐在筑堰时,对堰体的高程,有个三七分水规划:即大洪水时七分水过堰入江,三分水进入平原内河。一般洪水时三分入江,七分入风河。他又考虑筑堰后内河排泄不足,所以又在它山堰引流主渠的南塘河与奉化江之间,设烏金、积读、行春三碣(碶),以泄平原之洪水和渍涝。
一千多年前,要在大江上筑堰并非易事。施工中首先要解决大江断流、基础排水问题。那时没有抽水泵,要解决100来米长的基坑排水,是很难的。王元暐在施工前,先指揮人们在钟家潭天仁附近,将大江主流用竹笼围堰阻断,将水引入北山古港,让上游来水流向小溪港、南塘河,使它山堰施工地段断流,将水戽干,叠石成堰。
   建成后的它山堰,据《备览》所记:“堰脊横阔四十有二丈,覆以石板,为片八十有半,左右石级各三十有六。”从今所见,堰长113.6米,其中溢流段107米,面宽3.3米,上面覆盖大条石152块。堰顶有度步石35块,长短不等。上游面覆盖档水石板105块,宽度不等,两块石板间用方石柱固定。下游堰面至第二级台阶高(包括上游档水板顶)0.75米,第二台阶面宽1.63米。但第二台阶以上,这些构筑物,却是后人续加的,非唐初建之堰。
堰的结构《备览》是这样记述的“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每遇沙涨湍急,则有沙随入其中,俗为护堤沙,水平沙去,其空如初,土人以杖试之信然。”
它山堰的科技含量。它山堰工程巨大,构筑壮观,“堰低昂适宜,广狭中度,精致牢密,功牟鬼神。”它山堰建成至今,已近1200年历史,经受各种持大洪水考验,就近现代来说,辛酉(1922)堰顶过水超过5来。建国后堰顶过水近5米的,就有1956年“5612”台风、1962年“6214”台风、1963年“6312”台风、1992年“9216”强热带风暴等。那么它山堰为什么能历千余年而不毁呢?我总结它山堰有四大科技含量:
其一,它山堰堰体是用巨型条石砌筑的,每块条石长2—3米,宽0.5—0.8米,厚0.2—0,3米,每块条石自重800—1200公斤,将条石整齐排列成一个整体,能自重稳定,即现代水工学所称的重力坝。其二,坝轴线向上游凸出6度孤度,使坝体向两边山脊分力,起到拱坝作用,并能对上游来的洪水起导向作用,使坝体更加稳定牢固。其三,坝基础无桩、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对它山堰进行保护性修理加固,曾使用美国S12高分辨数字地震仪等先进设备,通过震法对堰体拉了三个断面,进行测量勘查,其堰底南边20米范围的坝底,直接砌筑于岩石基础之上,中部为沙卵石基础。在清除上部浮石部分至基隔层后,将基底挖成向上游倾斜8—10度的坡面,提高基础稳定性。其四,坝体的大条石堆砌时,从下至上每层向内缩进3厘米左右,泄洪时达到分级消能,使洪水不会直接冲刷堰脚,保护堰体安全。《备览》这样形容它山堰溢洪状况“大溪之水从堰入江,下历石级,状如喷雪,声若震雷”。上述四条措施,完全符合现代水工科学原理,应该是能使它山堰经历千多年,数百次大洪峰过堰,而不毁的原因所在。
它山堰建成后,其后又经过多次加高。其中宋建隆年间(962年左右)节度使钱亿、崇宁年间(1101—1106)鄞令龚行修、宋南渡后(1130年左右)当地富民周四耆者、明嘉靖十五年(1536)县令沈继美等,都因上游沙涨,水不入渠等原因加高堰体,清咸丰七年(1857)知县段光清,在堰口置立石板,石板之间用方石柱固之。唐堰以后,先后共加高0.75米,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堰顶这一级。
二、  它山堰渠首配套工程
它山堰主体工程建成后,又经历代配套才形成现在完整的水利系统。
回沙闸:回沙闸是建筑在它山堰引水河渠上的一座3孔闸,距堰约150米处,此闸至今尚存四根闸柱,西首第二柱镌有“则水尺”三字及尺度,第三柱有“回沙闸”三字。它山堰至宋朝出现泥沙严重淤积问题。唐时上游山区环境良好,“巨木高森,沿溪平地,竹木蔚然茂密,虽遇暴流湍激,沙土为木根盘固,流下不多,所淤亦少,开掏良昜”(《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淘沙》)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由于山区日益开发,沿溪竹木大量砍伐,“致使浮沙随流而下,淤塞溪流”。其时对泥沙淤积的处理办法有三,一是掏砂、二是补堰增高、三是建回沙闸。回沙闸建于宋淳祐二年(1242),由
知府陈恺所建。是年,因它山堰上游水土流失,溪流改道、堰上沙没殆尽,水流入江多、入港少。“溪流几断,于是井者汲卤,苦竭泽”。恺先使人疏浚,并亲往视之曰:“岸之防固末易图,而浚治之繁,其可无简要之策?与其浚于既积,不若遏于未至。水清轻居上,沙重浊居下,宜闸以止水,水去则启,通道如故。沙聚于外则去多易”(宋.林元晋《回沙闸记》)。乃度其地形,建回沙闸于此。建闸后以掏沙田之岁收雇人掏沙。此后,清淤只需闸外淤积处清理,省钱、省力。比在原小溪港、光溪、南塘河,长达数里的清淤地段清理昜多矣!回沙闸的回沙原理、是符合现代水利学、流沙学原理的。
官塘及光溪桥: 官塘在光溪河上,距它山堰下游约一千米左右,为一角尺型节制堰坝,是用大条石砌筑能溢洪水的石塘,俗称官池墩。其左侧连接光溪桥,塘长南北走向80米左右,西东走向接光溪桥段约30米,全长约110米,面宽3.5米。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民国十年(1921)重修。樟溪上游来水,正常流量出光溪桥,洪水时能漫塘顶而过。官塘的功能及科技含量不逊于它山本堰。
它山堰建成后,因堰上淤塞,后人作了多次加高,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它山堰实际堰顶,比原唐堰已加高了0.75米。这既违反了“深掏滩、低筑堰”的溪河引水原则,而且破坏了王元暐筑它山堰时,三七分水的规置,因而加重了下游鄞西平原洪水灾害。明嘉靖三年,筹建官塘工程时,为提高它山本堰排洪能力,恢复三七分水功能,将塘顶高程,确定高于它山堰顶尺余,洪水时加上塘前洪水壅高,能加大它山本堰的排洪量。其二,此时的它山堰主流已经改道,主溪水流已经从北山古港入光溪进入南塘河和小溪港,回
沙闸功能已废。樟溪上游下来的沙卵石,直入光溪、小溪港、南塘河,淤塞溪河。官塘建成后,将来沙拦于塘上易于清理。其三,官塘建成角尺型,自南北向孤向北东向,与光溪挢連接。其作用有二,一是将主流导向北岸,提高小溪港引水能力。小溪港是它山堰下游第一条引向鄞西灌区的引水河渠。二是角尺型的东西段长近30米塘体,保护了光溪桥南桥基的安全。其四,通过官塘、光溪桥沟通南北交通。官塘、光溪桥,历近500年,每年要经受数次洪水溢流,塘顶过水超4米的大洪水也经常发生,但官塘光溪桥却岿然不动,这又是水利史上一个奇跡。可惜此塘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从此生态和渠首水道遭到了严重破坏。
洪水湾塘:洪水湾塘在镇东,官塘以下里许。在鄞江道一条支流上。它上接光溪,是它山堰重要配套工程。此地地势险要,为阻隔江河之巨防。宋淳祐三年(1243)秋,连经大风水,冲坏江堤,溪流走泄。光溪人魏岘闻于府黄大卿,并委筑治,筑成一条堤高二丈、阔一丈二尺、长十二丈的堤坝。宝祐中(1255左右),知府吴潜就其地置三坝,一频江、一频河、一介其中。后中外二坝毁垫于江中,只存频河一坝。当时筑坝目的只为阻隔江河,构筑简单,但往往因洪水过坝而冲毁。后历经改建,特别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咸丰七年(1857)、民国十三年(1934)重修增筑。改建后的塘体与它山堰、官塘一样,为巨型条石砌筑的重力坝,塘顶可溢洪过水,并具二级消能的溢流功能。其功能也从单一阻咸引流,到能起二次分洪的作用。洪水湾塘分大塘、小塘两条。大塘旧长105.6米,1924年重修后为320米(现在大部分已成为固岸堤防),小塘长10余米。其功能原理是:当它山堰泄洪后余水到洪水湾时,因受回澜沙墩的阻档,溪道从原来近80米,在这里狭缩至不到20米,水位骤然抬高,大量洪水从大塘溢出。余水从回澜桥回流至小塘处,再分流一次。这样通过它山堰泄洪、洪水湾两次分洪后,进入南塘河的水已较少了,减轻平原的洪涝压力。
   1987年,因上游官塘拆除后生态、渠首系统遭破坏。为减轻下游平原洪水压力,县政府决定拆除洪水湾塘,在原址兴建多功能排洪枢纽工程。枢纽工程由五孔排洪闸、活动节制闸(起到官塘的部分功能)、多功能三通闸等组成。并对它山堰进行上下游加固改造、整治上下游河道、拓宽小岩山段,鄞江主流江道。这次它山堰整治改造,是建堰以来最重大一次。通过这次整修治理,使千年它山堰更加牢固安全,并堤高了行泄洪能力。
三、  灌区配套工程
它山堰为河渠引水,输水干渠南塘河,布局于鄞江北岸,与鄞江、奉化江大体成平行状态。它山堰引入南塘河的水,由南北向支流脉络鄞西平原。向南塘河引水的南北向支流,自上游至下为:小溪港、里龙港、野猫洞港、王子汇港、照天港、西洋港、风棚碶河、车河耷河、段塘河等,又经纵横支流脉络鄞西平原24万亩农田。另一路经南塘河输水,由南门入城蓄潴日、月两湖,再经城区河网脉络城市各居民点,供居民用水和舟航,作为明州城主要供水源,促进了明州城市的发展。
南塘河作为引水干渠,与鄞江、奉化江平行,所以配套了大量江河工程,进行灌区和市政建设。
置三碶:这是灌区最早配套工程。王元暐筑它山堰后,虽有三七分水规置,但又虑及暴流无所泄,遂沿江建三碣,即烏金、积渎、行春三碶。三碶碶底较高,略低于河道常水位,用木板闸门分层控制,涝则酾暴流出江,旱则取淡潮而入河,平时则为江河之积。 “耆老谓,侯自堰口放三瓢(俗称木鵝),听其所至而立焉”, “三碶皆随地之宜而为之节耳”。其中乌金碶久废,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重建,建国后改建。积渎己废。行春碶2006易地重建,规模扩大。乌金又称上水碶,距堰7.5公里。积渎碶也称下水碶,在上水碶以下1.5公里,行春碶一名石碶,距堰18公里。
风棚喫:宋熙宁中(1074年左右),知县虞大宁于北渡村附近建风棚碶。此碶介于积渎、行春二碶之间,地势低下。外可引奉化江南来之淡水,内可泄它山西来之暴洪,旱涝有备,是当时南塘河、奉化江间,功能、效益最好之水闸。历史上发揮过很好作用,建国后移址重建,皎口水库建成前,一直在发挥纳淡作用。
狗颈塘:在今石碶街道北渡村东,距堰14公里。此塘为分隔南塘河与奉化江之间的堤防,因其形如狗颈而得名,其地险要,江、河相隔间距很窄,外受江潮之冲,内障大川之流,洪水时塘易决
,江河夺流。清康熙十年(1671),县令朱士杰修建,与洋河、沈公两石塘连接。建国后经多次维修加固,塘体在南塘河与奉化江沿岸用大条石护塘,工艺细致牢固。
它山堰下游历经配套,至请末民初,自上至下已有兰浦堰、章家堰、唐家堰、杨木堰、小张堰、芝兰堰、澄浪堰等坝、塘、堰、碶,总称九碶、十八堰。塘是挡奉化江潮浪的。堰、坝除挡潮浪外,尚能溢洪,其中坝又能拽船,沟通内河与奉化江之间的船舶往来。建国后,将原来的堰、坝改建成水闸,更利于调控。其后又陆续新建了水菱池、屠家耷、段塘等水闸,并将历代修建的塘、堰、坝、碶连成一体,形成闭合区,建成完整的防护区。上世纪70年代,樟溪上游建成皎口大型水库,21世纪又建成周公宅大型水库及溪下中型水库,使鄞西平原的原它山堰灌区,形成上蓄、中行、下泄,可灌、
可防,旱涝保收,功能完善的灌区。更大大提高了鄞西村、镇及宁波市区的供水和防洪能力。
四、  它山堰与宁波城市水利
宁波(鄞、明州)的开拓、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水利史。其市因水而立、因水而发展、因水而繁荣。可以这么说,宁波的发展,水利其功占半。明州治为什么在唐长庆元年(821)移治三江口,原因是鄞江其地卑狭,没有更大发展前途。但选址在三江口,其主要原因就是,三江口有良好水环境,宜于州治的开拓。当时所称的三江口,即现在海曙城区一部分,北临姚江,南东为奉化江,两江归入甬江出海。这里至少有四大水利优势:其一,在防御方面,北东南有三江隔峙,西有宽阔的北斗河。城就是城墙,池就是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有坚固的城池,就能使城市固若金汤。其二,三江宽阔,上游流域面积虽大,但行洪排泄条件好。其三,三江既通内陆又通海,内陆河网密布,水上航便捷。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供城区应用。当时城区有二大水源,一是广德湖经中塘河,由西水门入城,二是它山堰引水,经南塘河由南水门入城。两路水入城后,蓄瀦日、月二湖及城北蜃池,再经城区河网脉络各居民点。有如此好的水环境,所以其地迅速繁荣发展。宋政和七年(1117)楼异废广德湖后,宁波供水源就独赖于它山堰引水。楼异废广德湖是历史的失策,但他也考虑过,因为广德湖废后有它山堰可以替代。否则,为什么不废东钱湖呢,因为东钱湖没有任何可替代的工程。江东、江北地区没有三江口条件优越,所以开发相对滞后。
五、  它山堰与它山堰灌区。
它山堰灌区经历代不断配套,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灌区。这个灌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早期曾称广德湖灌区、它山堰灌区、西七乡灌区。建國后称鄞西灌区。称呼虽不同,但指的是同一个区域,即北至姚江、南至鄞江、奉化江、东至市区三江口,这一三江夹峙的区域,平原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不包括城区),即现在所称的鄞西平原。其灌区面积随着历史演进有所不同,早期因平原湖泊、湿地未充分开发,它山堰建成初期与广德湖共灌田400顷。以后随着湿地开发、平原人口聚居,至大中时增至800顷。宋时溉田2000顷,以元延祐间鄞县土地4373顷计算,占全县耕田一半。政和七年,废广德湖后,又得田800顷,灌区面积达2800顷。失去广德湖后,就只能独赖于它山堰引水灌溉。以后直至建国初,灌区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左右。
   它山堰兴建在唐代,当时四明山区树木繁盛,植被良好,溪道经流量大且均衡。它山堰上游流域面积348平方公里,溪床深邃,来水量丰富,水中含沙量少。当时的溪道径流量应在15—20立方
米每秒之间。宋以后山区开发,溪道径流虽有减少,但也应在10—
15立方米每秒之间。根据测算,现代农业用水量1个流量能灌1万亩农田左右(已包括沿途居民用水),当时农业用水量少(单季或间作),人口又少,每个流量应该可灌1.5万亩左右农田。加上鄞西河网自身蓄水、庄家溪等沿山溪流补源,所以广德湖废后近千年间,它山堰能独承鄞西平原灌溉和城市的供水任务。但这是在正常年份经流条件下,遇上干旱少雨年就会出现灾害,所以鄮西竹枝词有“却恨宣和楼太守,屡教西土失丰年”之嘆。
六、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的异同比较
今人多将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大家知道,都江渠、郑国渠、灵渠,都兴建在先秦时期。而且是倾国家之力兴建的。都江堰在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兴建于秦昭王五十一年至五十六年(公元前256至前251年间),创建人是蜀守李冰,灌溉面积265万亩,现在己扩大至1100多万亩。郑国渠在今陕西省泾阳县王桥乡,兴建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距今己有2250多年,灌溉面积75.7万亩,今已扩大至135.5万亩。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由秦将史禄承建,此渠是秦始皇为了征服岭南时,为运军需輜重而开,主要功能是漕运。三大工程为秦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立下大功。三大工程兴建都早于它山堰上千年。它山堰是地方工程,规模中等,灌溉面积大大少于以上两大引水工程。它山堰之所以能与它们媲美,在于工程的科技含量,上面已有叙述,本节讲的是与三大工程异同之比较。其中,灵渠以漕运为主,灌溉面积较少,所以本文重点是都江堰、郑国渠、它山堰之间的比较。
地理环境与工程特色: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为国家大型水利工程,以灌溉为主要目的,灌区面积大。郑国渠位于黄河中游汉文化区的泾渭平原,也是国家大型灌溉工程,它的特点是淤灌、洗咸、改土、肥田。两个工程都修建于我国封建时代早期,都地处内陆平原地区,在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它山堰处在浙东越文化区,修建于我国封建时代中期,为地方工程,规模中等。因地临东海,特点是阻咸、引水。功能为灌溉、城市供水、航运。
水利是人类向自然斗争的最早举措之一。它山堰、都江堰、郑国渠都是引水灌溉工程,在水利工程分类上,属同一类型。但因地理环境不同,工程设置与功能也有差异。都江堰与郑国渠都是无坝引水,即大江中无壅水建筑物。它山堰是有坝引水,其功能不但是引水,而且要阻断鄞江潮汐江道上溯的咸汐。与郑国渠相比,因盐碱的成因不同,故解决的方法也不同。郑国渠采用淤灌方法,利用泾河的水、沙且灌且淤改良咸性土壤。它山堰采用筑大堰,蓄淡拒咸的方法,这就体现了工程的各自特色。在功能上,初创期的都江堰、郑国渠都是引水灌溉。它山堰除解决鄞西平原灌溉外,另一重要功能是解决当时明州开发的供水,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并承担平原河网通航,沟通城乡、乡村之间航运往来,这又具备了灵渠的功能。
关于防洪问题,对于引水工程来说,防洪不是主要任务,只是为了自身工程安全的保障,并为减轻下游,因建引水工程而加重的洪水压力,所采取的减洪措施。所以在工程兴建时的规划中,对上游来的洪水进行分成排泄,如都江堰内外江的四六分水,它山堰的三七分水,灵渠的大小天平分水等。
     渠首工程结构:渠首工程指引水口附近各项配套工程,是经历代逐渐配套完善的。
     都江堰:筑在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无坝引水。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与离堆等组成。上世纪70年代,在渠首外江,建成外江闸,改变了二千多年来,内外江用杩槎调流的方式。
分水鱼嘴;这是都江堰主体工程。它将岷江分成内、外两江,“分四六,平潦旱”,起看控制水量的作用。不仅能分流分沙,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性,能按不同季节的来水和用水情况自动改变分流比,以适应灌溉、防洪需要。鱼嘴是一条分水坝,也称堰。当初是用竹笼卵石堆垒而成。竹笼卵石无胶结材料连成整体,所以易受洪水冲毁,需经常维护。直到近代水泥等胶结材料出现后,才于1936年,改用条石浆砌的新鱼嘴。
飞沙堰;唐时称“侍郎堰”,距鱼嘴670米,堰身沿内江水流长240米,比内江河床高2米的傍侧流堰,堰身古代用竹笼卵石垒砌,明代堰面砌龟背海漫石三层,清末用竹笼纵横垒砌,其间贯以梅花桩,清代曾砌以巨石、涂以油灰,但次年即被洪水冲毁。目前的飞沙堰,采用浆砌大卵石护面,堰面沿水流方向长120米。飞沙堰作用有二;一是溢流泄洪,二是排沙。
宝瓶口与离堆;宝瓶口在玉垒山与离堆之间,是人工凿开玉垒山嘴而形成的一个梯型引水口。离堆是宝瓶口右侧的一个大岩堆,与宝瓶口平行,侧面垂直于内江来水,距上游鱼嘴1020米。其作用有二;一是引水供下游灌溉、漂木、供水。二是与飞沙堰、人字堤联合运用,有限制内江洪水,过多进入成都平原的作用。
从上述都江堰的渠首设置来看,其功能与它山堰有大同处。但设置方式不同。都江堰引水、泄洪由鱼嘴、飞沙堰和外江闸分头承担。它山堰则将阻咸、泄洪、引水于一身。洪水湾塘与现代的枢纽工程只承担两次分洪任务,回沙闸与官塘都是为它山本堰服务的配套工程。而最重要的是,它山堰条石砌的重力坝,能立千年而不毁,而鱼嘴、飞沙堰却屡修屡圮,它山堰的建筑结构更胜一筹。
郑国渠:无坝引水,渠首自中山西邸瓠口土岸上开口引水,渠口有两处,一处距今泾惠渠进水闸约4850米,另一处在其下游100米处。引泾渠口的使用期,只有150年左右,最长也只有200年左右。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已将渠口上移2700多步(约1200米),另建白渠也是无坝引洪灌溉渠道。因河道刷深引不上水,渠口继续向上移动。唐代引泾渠道称郑白渠,渠口约在汉代白渠与宋代丰利渠之间,唐代郑白渠渠首已建有大坝,可抬高水位引水。称“将軍翠翣“,是一座拦河石砌坝,渠首还设一座6孔闸门,称为“洪门”,形成一个完整的低坝引水枢纽。所以唐代的郑白渠,能发揮长久的效益。
渠道及下游配套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它山堰,下游灌区配套工程各有不同。郑国渠为渠道引水,自流灌溉,工程最巨。都江堰与它山堰为河渠引水,入灌区后再由提水工具提水灌田。但它山堰地处沿海,江、河配套工程复杂,工程内容繁多,是内地工程所不具备的。
郑国渠干渠自西引泾水,到东注洛水,长300余公里。建在二级阶地最高线上,灌排分开,保证了灌区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
     都江堰由河渠引水,老灌区原有干渠8条,内江宝瓶口以下有走马河、柏条河、和蒲阳河三条干渠,外江左岸有江安河、杨流河两条干渠,右岸有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三条干渠。灌溉形式与它山堰一样是由河网输水,用提水工具提水灌溉。
     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古代工程,经后人不断维修、配套,调整仍都在发挥着兴利作用,不亏被人们称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现在它山堰的蓄水、供水作用虽被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所替代,但它的阻咸、引流、泄洪功能无法替代,它仍然在黙默地为宁波人民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