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官巷琐记 - 三江犁痕 - 宁波水文化网


郎官巷琐记

发布日期:2018-06-08 10:51:06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郎官巷,是我祖辈三代居住之地,我生于斯,长于斯。成年后,又考证了有关史料,知晓了郎官巷的史源,亲眼目睹了它近六十年来的沧桑变迁,现作些回顾,以供后来者参考。
 
一、“郎官巷”史源
    民国《鄞县通志》载:“郎官巷,旧名郎官第。”郎官巷因历史上曾出过两位郎官而得名,“郎官”一职,相当于现在中央副部长一级政府官员。一位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诰赠奉政大夫的刑部员外郎陈旷(字彦骥),其府第即原郎官巷19号墙门,“文革”前台门上方还悬有“郎官第”匾额。我读小学时有一同学就是其后裔,一直住在该墙门内,我参加课外学习小组时常去他家,亲见此碑,惜在“文革”中被毁;另一位郎官是清朝同治元年(1862)进士、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筵讲官,吏部右侍郎张家骧(字子腾),其府弟为原郎官巷13号墙门,即有名的“张家大厅”。原墙门前厅内悬有“翰林”等多块匾额,建筑有前厅、大厅、后厅,两侧过道外为厢房,从石库大墙门一直伸到西塘河边,整幢建筑用料硕大,石雕、木雕、砖雕俱精美绝伦,为宁波有名的两大厅之一(另一厅即原在西河街,后整体拆迁到天一阁的宁波末代状元、咸丰二年进士第一名章鋆的府第——状元厅)。张家大厅大门前有四副敲旗杆夹石,左右各两副,比一般官宦人家多两副,据说是光绪皇帝亲赐特许的。张家大厅在20世纪90年代初城建中被拆除,十分可惜。张家骧曾多年担任光绪皇帝“侍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光绪皇帝的老师。现江东七塔寺圆通宝殿的石柱上还刻有张家骧所撰书的楹联。
 
二、郎官巷范围
郎官巷位于宁波古罗城西门口直街南侧(该直街在民间年间及解放后均称西郊路,20世纪90年代加宽改建称中山西路),其地形基本呈方形,三面临河,一面陆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其地东临北斗河(古护城河),北濒西塘河,西为咏归河,南至现苗圃路一线。三条河上各有一桥相通,东为马园桥通城里,该桥为钢筋水泥桥,建于民国。北有望京桥连接西郊路,该桥为三孔二墩平桥,桥栏已改建为钢筋水泥。西有咏归路,(俗称秃水桥)为一单孔条石平桥,清光绪年间重修。桥西为大卿区,南侧与马园路相连,50年代建路称苗圃路,成为郎官巷南侧界线。90年代城建中咏归河填没建脉归路,咏归桥被拆毁。望京桥、马园桥均先后被重建加宽,通行汽车。
 
三、主要民宅
郎官巷素以高深大院的老房子多而闻名,在老一代市民中印象颇深。除以上已提到的“张家大厅”外,原4号、5号、6号的朝河墙门,9号赵家墙门、原孙家祠堂、20号毛家墙门,21号曹家墙门,张信茂酒栈房、张孟超房子,46号与60号的杨家房子,65号后田洋房子,66号的“张董姓”,福庆庵,42号励家房子,38号应家房子,41号凌家房子等等都是郎官巷有名的大房子。郎官巷张家大厅的张氏一族最为出名,市区老一代人一讲郎官巷站说是“郎官巷张家”,由此可见一斑。“张家大厅”和“张董姓”两幢大民居是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建筑,而杨家房子、曹家墙门、张(孟超)家房子则是民国年间所建民居的典型,特别是杨家房子,规模巨大,布局严谨,其东侧与北侧均为后花园,有河有桥,竹木茂郁,假山玲珑,惜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在此建“小高炉”时被毁,不然的话,实些是一处民国年间的文物。现仅有张孟超房子两大幢,因解放初期捐献给政府,由解放军后勤部门居住,至今还存在外,其他上述所提及高深大院,均在城建中遭拆毁而不见踪影。
 
四、古树
距望京桥约30米的小河对面,旧时有一古墓。墓很大,碑石横式,据说是张家大厅老祖宗的墓。因此地属“二龙抢珠”之地,所谓风水很好,墓旁有两棵古柏,杆粗在一抱以上,十分苍劲,估计为明代之物,惜在上世纪60年代办冷冻机厂时被毁。郎官巷西北角有小巷,人称花园弄,弄边有张氏宗祠,昔日祠旁有一棵古银杏树,杆粗需三人合抱,高20多米,枝叶繁茂,估计树龄在600年以上,树顶筑有大鸟窝,常有老鸦停在上面鸣叫。站在大卿桥上望过来,此树亭亭玉立,形态非凡,成为郎官巷的一个标志。我家后门离此树仅50米,小时候常在这一带玩耍,印象颇深。后来,后勤部在树旁建养猪场,不知何故,银杏树逐渐枯萎,后竟在70年代的一次台风中被刮倒,幸亏倒在花园弄中心,未伤及人和房屋,但这棵大树在郎官巷永久消失了,可以说这棵银杏是西门口一带最粗的树。
 
五、池塘
郎官巷东部,铁栏杆隔小河东侧昔有“张家池”,呈圆形,直径约40米,池之东为石作坊堆场,放着不少条石和大石板等,沿北斗河及西塘河的河边小路称望京巷,西连望京桥桥堍。张信茂酒栈房以东,原“丝线社”厂房西侧也有一长方形池塘,因围在围墙内,知道的人并不多,上世纪70年代初天大旱的时候,河道干涸,居民争挑池水,成为当时居民的主要水源。另外,在杨家房子后花园,张孟超所创办的苗圃里也各有一池。这些池塘为当地居民解决天旱水源立了大功,估计古时开凿时也主要从这方面考虑,有备无患。相传“张家池”的产权是属“张董姓”,而并非“张家大厅”;其他三个池塘也均属几家大户。这些池塘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先后填没,建厂造房。
 
六、庆云小学
郎官巷主路有一“孙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连戏台,左右为廊房。前进置有木栅栏,左右墙面为磨砖墙,砌得相当严密平直。台门前左右一对抱鼓石,体量较大,雕刻精湛。台门两旁刻有一副对联“诗书衍世泽,忠孝振家声”。抗战时期,张家大厅一族中有一位族人叫张庆云的,为抵抗日寇侵略为国捐躯。抗战胜利后为纪念张庆云烈士,其亲属用政府所发的一笔怃恤金在孙家祠堂内办起了“庆云小学”,50年代该校并入郎官巷小学。孙家祠堂为后勤部修械所所用。后祠堂被拆,其他建后勤部家属宿舍。
 
七、秦家墙门
即人们所称的“秦家门里”,为郎官巷45号大墙门,原系前后三进的明代大房子,后而通花园弄,是我祖辈从城里中宪第搬迁居住之所。墙门内原住数十户人家,在上世纪20年代一场火灾被全部烧毁,后又在其址建了几幢房子,但质量大不如以前。从其遗存的照壁的石雕、台门的花饰、花坛的布置可以想见当年建筑的气派。该屋原主人秦家与月湖马衙漕“秦家支祠”为同一族。
 
八、苗圃与苗圃路
原苗圃在现苗圃路北侧,郎官巷小学东边。上世纪50年代初为张孟超所建,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白40米,四周种植枸杞树作篱笆用,里面有一排小平屋和一个长方形池塘。此处所筑原为张孟超养老之用,60年代中被改为海曙苗圃基地,后来地名办确定路名时,就将其南侧一条路取名为苗圃路。80年代海曙苗圃停办,此处建造民宅,现路边尚留的六七棵碗口粗的枸杞树仍郁郁葱葱,就是当年之物。
 
九、福庆庵
在原“张董姓”南侧,与居民区相连,地方志无记载。从建筑建构看,当为清末建筑。“文革”前庵中尚有两名尼姑,后不知所终。庵被占为民居,90年代城建中拆除,其原址为中原小学(原郎官巷小学)扩建所用。
 
十、土地堂与木笼
原秃水桥东侧桥堍有一土地堂,很小,约12平方米,“文革”前香火甚旺。土地堂路对面的河边搭有一间小木屋,为一对老年夫妇开烟杂店所用,大家都称之“木笼”。这里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晚饭后,秃水桥的青石桥栏上常坐满了人;河风习习,大家在此谈天说地,乐得其所。“文革”中,土地堂被拆除,而“木笼”在那对老夫妇去世后终于也被拆除。
郎官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城建中变化最大,除望京桥南侧和折西一条主路位置未动外,其他已多被改建。但旧时的记忆,如石刻刀划,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今记述上文,聊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