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鄞仅千日 影响上千年 - 乡情水纹 - 宁波水文化网


治鄞仅千日 影响上千年

发布日期:2023-02-23 10:08:36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治鄞仅千日 影响上千年  
王安石和他的《尚书学士言开河书
            许谊
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宋· 王安石《天童道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临江军府治清河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一个书香门第。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出任鄞县县令,至皇祐二年(1050),任满离鄞。王安石在鄞县留下了从政的足迹和理政的思考,以及大量诗文。在鄞县的这3年,对王安石来说,是其人生中重要的关捩点。这3年,对宁波鄞县来说,同样影响深远。
“纾民困,重理财;兴水利,强基础;重教育,办学校。”——这是史家公认的王安石在鄞县的三个主要贡献。
1047年,27岁的王安石从淮南到鄞县上任,一路风尘仆仆。7天后,他就开始用脚丈量鄞县,体察民情。此后的13天里,他走遍了鄞县全境,深入调查研究,并写下了《鄞县经游记》。说是游记,但王安石这篇游记里,很少描摹自然风光,一颗关注当地民情民生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游记不长,只有300余字。但以唐宋散文名家的功底与文采,虽内容近乎工作札记,仍经得起细细品读。
他登上鸡山,考察碶工凿石的进度;乘船至石湫,观察海潮;还游览天童山,宿于景德寺,这两处也就是现在的天童森林公园和天童寺。王安石此次考察中,还乘舟穿越东钱湖,天亮时分,“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庄”,后来又去小溪等地……13天,走遍东西14乡,调查研究,劝导乡民,疏浚川渠。
《鄞县经游记》的字里行间,浓缩了日夜兼程、跋山涉水、避雨宿庙的历程。最后他写道:“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13天“深度游”的经历,让鄞县这块土地,从此沉甸甸地放在了知县王安石心上。
    他在任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县库存粮,救济灾民。他在调查中了解到,年成好时贫苦农民可勉强糊口,一旦遇到灾害,只能借高利贷度日。为帮农民走出困境,他破天荒地推行实施了一项改善民生的政策,即“贷谷于民”,就是贫苦农民青黄不接时,可向官府借贷粮食,到收获之时以低息偿还。此举即为后来王安石为相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的雏形。解决了救急问题后,王安石有更长远的目光,他要从根本上为百姓纾困,紧接着就是大兴水利。
    王安石大兴水利首先是修海塘。鉴于以前修的海塘难挡大潮,王安石创造了“王公塘模式”,即把所筑的石塘,一改过去直立塘式、将临潮面设计成斜坡式,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消纳海潮的冲击力,抗潮能力更强,后称“荆公塘”或“王公塘”。据乾隆《镇海县志·水利》载:“王公塘在二都,上达县城,下过穿山,塘起于孔墅岭下自西而东,横亘以阻海潮。为镇海海塘肇始。”
另据史书记载:“是年,鄞县大旱”,百姓生活极为困苦。王安石大胆提出组织民众“大浚治川渠”的施政方略,这一方略记录于他《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在王安石的率领下,各乡民众积极响应,兴起治水热潮,该年全县兴修水利设施达21处。
王安石兴修水利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政绩是整治东钱湖。他组织率领全县十余万民工,除葑草,浚湖泥,立湖界,置碶闸、陂塘,筑七堰九塘。经全面整治后的东钱湖,从此“七乡邑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从根本上解决了周边的水利灌溉难题,使东钱湖重新成为造福于民的“万金湖”。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宋史》这样总结王安石的水利之功。
此外,王安石还有一项重要政绩就是兴教育。当时的鄞县,找一个好老师非常不易。为此,王安石礼贤下士,遍访山野硕老,请到了杜醇、楼郁、杨适、王说、王致等五位饱学之士,史称“庆历五先生”。在王安石的倡导下,明州(宁波)形成了官学、书院、蒙学等三个教学系统。两宋期间,鄞籍进士达712名,大批文人进入朝廷高层,到了南宋,更有“满朝朱衣贵,尽是四明人”之说。可以说,这就是当年王安石播下的文化种子结出的硕果。
除了前面说的《鄞县经游记》外,王安石的另一篇在鄞期间写的“请示报告”《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如今成了水利文献,而且同样极具文采。文中言简意赅的一句“不敢因循苟简”,足见一青年地方官执政为民的拳拳之心。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就是给上级的一个工作请示报告。由于作者是一个渴望有所建树的地方官。所以一开头在表示对上级谦恭和感激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表明自己要尽其职责,施政做事的为官态度。文章接着详细分析了鄞县致旱的原因:这里的地理特点是跨江临海,沟渠纵横,雨水难积,不怕水涝,独畏旱灾;并通过回顾当地治水的历史——吴越王曾设专人管理种田事务,每年组织人们疏浚河渠蓄水,鄞县因此而丰足,来比对现今的鄞县渠川浅塞,无法蓄水,十天不雨,旱情立见;最终得出了旱灾连年,其罪过不在天公、地理,而在于人力有所不施的结论,为自己提出的劝民开河的主张提供了事实依据。作者借耆老之言,举出钱氏治旱成功的历史经验,不仅暗示了自己调查研究之深入,开河意见之可信,更是为开河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历史根据。
文章的第三部分则是正面提出了“浚治川渠,使有所潴”的开河主张。为强调开河的可行性,作者还详陈了开河的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大穰之后,人民衣食丰足,财力有余;二是正值十月农闲,人民劳力有余;三是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尤其深受大旱之苦,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劳役的心理承受力较强。
散文大家王安石用神采飞扬的笔调,浓重渲染了鄞县乡民兴修水利的高度热情。“老壮稚少”,“闻之翕然皆劝趋之,无敢爱力。”认为农民这样主动兴办公益事业的精神最为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立即因势利导,率民开河,所以他急切地希望上级允准并支持他的开河计划。为此, 王安石引用《商君书·更法》的“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申述人民群众即使对有大利的事情,还要强制他们去做,何况这个兴修水利是他们自愿要干的呢!
这篇文章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严谨,说理透辟,前后照应,行文周密。从整体构思上看,全文紧紧抓住“人力’’问题做文章。作者首先表示在上级的领导下,他不敢因循守旧,而要尽其“职宜”,也就是要尽自己的“人力”。下文所言欲率民开河一事,正是他作为知县尽其“职宜”和“人力”的打算。接下先说开河的必要性、紧迫性,再说开河的可能性、可行性,皆从“人力”二字着眼。古代浚治川渠,官民尽了人力,故能丰足;今天吏民因循,不修水利,故旱灾连年。一正一反的经验教训,所突出的就是必须尽“人力”。而现在农民极愿尽人力了,那么能否开河治旱,就取决于官吏们是否愿为民导利除害尽人力了,文章又回到官员的“职宜”上来作结。如此,则“人力”二字乃为一篇之骨,全篇精神及文字皆从这二字生发出来。因而文章的首尾呼应,不仅体现在书信的格式和套语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逻辑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