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宁波(老城区)旧桥名的故事 - 乡情水纹 - 宁波水文化网


闲话宁波(老城区)旧桥名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9-14 11:00:13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郑明道
 
宁波是江南水乡,河网四通八达。以前没汽车时,河网就是古时货物运输,人们出行的“主干道”。河多必然桥也多,据《宁郡地舆图》(约1850年前后)所绘,有桥名之桥五十五座。另外,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有图形无桥名之桥,总计约有一百余座桥。
古时宁波未建成墙之前,最早就称“甬水村”。说明我们的先民们逐水而居。民居多了,就形成街巷。行人出入频繁了,需跨河过溪,就需筑桥。开始没有桥名,就以谁出资建桥者或近谁家府第、庙院而叫呼之。如尚书桥、方家桥、渡母桥等等。有了桥名,很自然就成为小区域的地标。如“我去南堆桥,买东西。”那里从前是商业最繁华地区,有洋货、有药号、有绣衣鞋帽。如我到“平桥头去”,就知道是指鼓楼前镇明路的北段,那里有磨坊、酹园,是旧海曙中心区域。再如“我读书在渡母桥”,就知道那里有一座“星荫小学”,富家子第才能缴得起学费。此外,桥名还往往成为街巷的地名。在明末清初鄞人高宗泰所著的鄞县县志《敬止录》中就记载着四十余条巷名出于桥名:“泥桥巷、沙泥桥巷、积善桥巷、醋务桥巷、桂芳桥巷、虹桥巷、祝都桥巷、开明桥直街”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步入20世纪以后的宁波,河早以填埋,桥在月湖尚留有几座,许多历史上桥名早已退出地域座标。如今六七十岁左右的人,都已不太清楚那些桥名及背后历史和趣闻了。笔者宅居无事,择当年名桥拾余座,补一点闲谈余兴。
渡母桥:位在今中山西路东段,永丰仓历史遗址的东端,此处原有董孝子庙,庙门前有条从迎凤桥而来的水道,流向北端蔡家弄(此弄本是河道),桥就在庙门前通东西两岸。此桥在宁波古城区中可谓历史最早的桥。相传处原本是东汉孝子董黯与其母亲之故居。门前这条溪河,涝时鄞江、锡山之水冲刷溪河,旱时三江咸潮倒灌浸漫,而其母常趟溪涉水过河,十分艰难。由此董黯伐木砍竹,建了座草桥,供母渡河。后其母患疾,常思家乡大隐溪之水,因离家甚远,董黯携母就徙迁到大隐溪永昌潭旁,筑一陋室,担溪水供母。母病好转后,常与邻居王寄之母闲聊董黯孝敬顺心。而王寄母亲则痛惜自己儿子不争气,是个不孝子孙。此事被王寄听到,即怀恨在心。一日董黯外出劳作,王寄去董家吵闹造忧,毒言咒骂,遭此一辱,董母旧病复发,不久病逝。董黯捶胸蹬足,号啕大哭,并立誓必杀王寄,但念此时王寄之母尚健,为不使其母担忧,暂吞仇心,不提复仇之事。数年后,王寄母病故,待其葬毕,董黯白日持刀,斩王寄之头,祭母亡灵,然后自缚向官府投案,汉和帝感其孝,免其罪,并召为郎中。黯不就,归隐故里,后病故葬于宁波南郊。汉庆元三年(91)和帝敕封董黯为“孝子”,并立祠祀之。《敬止录》载“今城中之祠即其故居,建祠之初尚未有城邑,所谓甬水村也,城南祠及其墓耳”。这座祠就在今永丰库旁,建祠后原草桥重建,题名“渡母桥”。这里所说的“城南祠”,是清中期,将原城中董孝子祠拆迁到南郊,与墓共处。
现今祠、庙、墓、桥都不复存在,这个渡母桥的地名已稀有人知了。
平桥:俗称平桥头,今位在镇明路与迎凤街交叉处,此桥原名“四明桥”,早于宝祐四年(1256年)吴潜主政庆元(即宁波)所建的“水则亭”。因西有四明山,宁波原本称“明州”,唐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筑城,为明州州治,此乃明州子城。今日的鼓楼就是子城的南大门。鼓楼前中轴百余米处第一座桥命名“四明”,非常贴切。唐时四明的名气已是著卓朝野,如政治家大诗人贺知章就自称“四明狂客”。至南宋,桥侧建了“水则亭”,内有一平字碑,就随口叫谓平桥,而“四明桥之名,也随着时间推延,被人们忘却。此桥周边一带历史厚重,桥南有‘高丽使馆,接待安顿来使食宿。又有‘一门四宰相’的史浩府第和‘寿乐府’,珍藏皇帝御笔的‘宝奎阁’”。旁侧又有明贵州布政使张渊的“张方岳第”(又名大方岳第)。至清末,有国药四大家之一的“张恒德药店”,有石库门官号(官府批准专卖),味华酹园,因此作为地标,当年平桥头的名字,城内人无人不晓。
迎凤桥:位在今迎凤街东段,近今解放南路。此桥是架在“水则亭”来水转向北侧,跨在“渡母桥”河网上。
迎凤桥很有来头,据《鄞县志》所载,宋代崇宁三年(1103)皇后重病,太医无策,皇帝出诏,求天下名医到都城卞梁问诊。此时宁波有个银须白发老者,缓缓揭下皇榜,穿着粗衣麻鞋,立即奔京,此人叫臧中立。入宫切脉问诊,帝问“何症”?答:“脾脉极虚,殆呕泄之故。”启方医嘱:“服药能睡,醒必思食,便可愈也。”皇后服药后,果然到半夜醒来,就想食粥,以后调养数日,体即康复,徽宗帝龙颜大悦,欲留臧中立在太医院,被臧婉言谢绝,坚持要回明州,后帝同意其回,并下一道诏给明州官府,为臧中立复屋修舍,建坊表彰。据《鄞县志》载:“医士臧中立愈徽宗后病,赐宅南湖,诏后大书一‘允’字,势若凤尾,时称‘凤诏’,故名”。桥名由“凤诏”而来,迎凤由‘允’字所出。此名存世已有917年了。今坊,桥、河、宅早已拆埋,唯街名和社区名尚用“迎凤”两字。
醋务桥:位在今迎凤街西,与偃月街交汇处。从前水自西门水道入,经惠政桥转南入拗花河,注入月湖。桥架在拗花河上,此桥是老城区内第二座高墩园孔大桥,桥洞与水面距离近2米,可通有高蓬的官船。桥名何谓“醋务”,今未见文献。当地只见有“酒务”,如“在城者一郡酒务,在县者三,小溪酒务、下庄酒务、林村酒务。”这些都是官府酿酒和管理酿酒机构,相当于现代专卖或征税机构。据《宝庆志》:“红莲阁之北,即郡酒务也。”红莲阁就在今月湖银台第的西侧。现今不少人认为酒务就是醋务。因此“醋务桥”就建在“郡酒务”近处。旧宁波人有句俗话“好做酒、坏做醋”,或许醋务与酒务是同一单位。
历史上醋务桥名宦多多,如清康熙举人张震、云南宁州知州张烜、青田知县张慧、嘉庆进士童槐等等。
醋务桥西堍,有位著名针灸医师张岐山,其二楼紧贴桥脚,只一步就登入其诊室。解放初,他施诊,用的就是银质灸针,最细的也有2毫米粗。像根竹牙签,不用酒精消毒,只用火烧一烧,黄纸擦一擦,有时还从隔着衣服外,直接向里扎。此人医术高明、名气很大,对外号称保治。例如“患面瘫”(俗称纤嘴风)要米二石先付后治,患“下腭脱臼”,他就先与患者讨价,患者痛得嚎叫,他弗谈妥医资不治,但这都是对待那些有钱的富人。贫穷患者,如落颈、闪腰,他不收分文。所以一提起醋务桥针灸,几乎家家都知。时到1956年各医师都参加联合诊所,唯他坚持私人开诊。
桥脚对面,偃月街口,有家当铺,石库门,高墙森严,白色粉壁上,写着一个硕大的“當”字。该当铺当时很有知名度,一般家里有人去当铺,只说去醋务桥就知道去当铺了。
有段民间趣闻:一家败落户,来了位客人,留下来饮酒叙聊。佣人向主人禀告:“三酉儿阿元要戴帽”(意谓酒完了),主人回答:“去找贝太太,余奶奶。(意谓去赊酒)”,少倾,佣人又回来告“隔壁王先生要见”(意谓要现钱卖酒),主人即答:“噢,这是为了尚家的田事”,(意谓去當铺典當)。
惠政桥:位在今中山西路,孝闻街与呼童街中间。水系从望京门水门入城,经社坛桥到天宁寺前为第一座高墩单孔园洞石桥,此段河道较宽,墩高拾数十梯阶,同醋务桥相似,何谓“惠政”桥,未见确切文献,笔者推断,或许与“天宁寺”有关。唐大中五年(851)始建称“国宁寺”,宋政和元年(1111)敕改“天宁万寿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为“天宁禅寺”。从寺名看,具有强国安邦的政治内涵,而惠政桥就建在天宁寺大门前,桥与寺、殿、成中轴一线,而“惠政”与“国宁”几乎同义。从前附近居民,都不叫“惠政桥”而叫“天宁寺桥”,甚至不知道惠政桥在那里。
民国初年,此桥两岸都建民房,因河道较宽,市民从河岸沿打木桩在桥墩近桥洞处,架起二层木屋。南岸桥旁,有家“一步楼”茶坊,行人在桥阶中段,一步就可跨入其二楼茶室。
十六块桥板桥:位在呼童街与永寿巷交叉口,桥是架在呼童河上,桥东通道台衙门(今中山公园)西岸为永寿庵。此桥可能没有正名,在《宁郡地舆图》(1850)中就称“十六块桥板桥”,可能是按形状而称。待民国初年,呼童河到此段淤塞,桥面石板红色长条形,每块长约3米,宽25厘米左右,拾余块平砌,两岸未见桥墩,桥面与路面齐平,不过呼童街处略低些。 桥旁有座永寿庵。大门朝南,门外是座四根石柱的茶亭,南向靠河沿有长条石,便于行人坐息,此庵长年多闭着大门,香火不旺。永寿庵后面,临呼童街是一排单层木屋,都是一些各色的小店铺,最有特色的一家是郑氏贳器店,它家租赁特有“天棚台架”,人家有红白大事,要演戏唱词,需临时搭建演台,它有各类长短杉木柱架,组装非常简易,似同现代的钢制“脚手架”。及至解放初,体育场开群众集会,还租赁它的台架。
当地曾形成过一个小集市。周边居民要买什么生活用品都会“到十六块桥板去”。
顶戴桥与钉打桥:宁波人念这两座桥名,似乎同音。其实是两座不同位置的桥,顶戴桥在“西至水浮桥,东出顶戴桥”(四明谈助)其位置,今永寿巷头,或许就是“十六块桥板桥”的正名,顶戴的名字出于何意不详。
钉打桥在旧城咸塘街与矸闸街交会处。咸塘街是一条南北向约二百米不到短街,街中间有条不到三米宽的小河,两岸有许多商铺,河段两岸有七八家打铁店,整天叮打叮打声不断,所以叫钉打桥。另种说法更详实,这里有多家铁铺专门打铁钉(用于造船,做棺材),此桥以声形,被叫成桥名。宁波从前有俗彦“天下三行苦,泥水、打铁、磨豆腐”,打铁最花力气。另有俗彦“打铁无样边打边想。”从前嫁女娶妻,要买剪刀、薄刀、铁器、餐具到钉打桥,一次性都可购齐。
廿条桥:宁波人叫“南堆桥”。位在咸塘街北段与中山东路相交,桥架在咸塘街这条小河上,自南段钉打桥为第一座起到北段末,共计有廿条小桥,此桥靠近中山东路,交叉口有多家著名商店,如应源泰百货店、振新电力行、云章绸缎店、寿全斋国药号、天胜照相馆都集中于此段,南堆桥作为地名座标,连四乡农村都知道。笔者揣摩,此“南堆”是地方俗音土话。“南”是从“念”转过来,如:念无阿(倭)弥陀佛“书写是南无阿弥陀佛”。“堆”宁波人认作量词,如“七塔寺前有七堆石塔”,从座衍化成堆。再如,中山公园内这堆假山是宁波最早的,按书写应该为这座假山,但其意思是相同的,不过堆是土语,座是书面话。因此,这“南堆”是否就是“念座”意思。
大厅桥:位在今月岛公园东南岸,桥脚处就是月湖庵,是宁波旧城区内唯一现存完整古石拱桥。此桥形制,近于明、清。至于桥名,文献各有记说。现附近居民多不知有“大厅桥”之名,多数称它湖心东桥,因月岛西岸也有一座相似的石拱桥,都叫它月湖桥,或称湖心西桥。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改为水泥平桥,自九十年代改建月湖公园,又重新复建,惜已失去古韵。大厅桥之名可能与月岛内的文化历史有关。月湖周边多是名宦望族大户人家,所以此桥以俗称“大厅”叫之。
1981年,市文保部门考证,此桥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今桥北侧护栏外壁处,有阴刻“月湖桥”三字,并被海曙区列为“区级文保单位”。令人质疑的是:数十年后甬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徐兆昺在《四明谈助》中不称“月湖桥”而呼“湖心东桥”,而《宁郡地舆图》作者,也不认“月湖桥”而称“大厅桥”,难道这两位都不认识“月湖桥”三个字吗?由此猜想,月湖桥之名,应该晚于道光三十年(1850)之后,重修时补刻。
缸桥、虹桥与鲠桥:桥本位在今中山西路原“文昌大酒店”南面,是望京门水门入城水道第二座桥,两岸西通虹桥巷,南通潭井头。此桥有一桥三名,《四明谈助》载,“虹桥巷董氏别业今之中宪第即其旧宅”。中宪第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在缸桥巷内。这个“虹”字,一般都读“红”,也就彩虹的虹。那时还有一座相同虹桥,位在月湖西北处,通向马衙街口,宁波人都叫虹桥头。一城有两个相同桥名,怎样区别它的地理位置呢?其实,虹桥巷董氏别业,这个虹字,不读“红”,宁波方言读音近“缸”。虹桥巷正名应读缸桥巷。到了民国以后,宁波有标准的地图,就将此条“虹桥巷”改为“缸桥巷”了。如果有学者,讲解“虹桥巷董氏别业”文史时,“虹”念成红,肯定不是宁波人。
第三个是“鲠桥”,这是民间传闻。说从前住在缸桥边一位年轻妇女,丈夫出门为贾,一日夫妇,妻子在河埠头捉到一条像河鳗样的鱼,煮给丈夫下酒,食后不久丈夫却暴死于房中。公婆与邻里将她送官,告谋杀亲夫,官审其案,妇诉是河埠头捉到之鳗,食后至死。官思之,鱼毕成对,有雄定有雌,逐派吏在缸桥脚边,又捉到相同一条,煮之给犬食,即毙。冤案昭雪。问之此鱼叫何,当地人回禀,此鱼叫鲠,河鳗与鲠区别于尾巴,鳗是竖直,左右摇动。鲠是扁平,上下波动。由此,“虹桥”又有人称之为“鲠桥”了。这一桥三名的故事,已少有人知了。
鑑(监)桥:俗称鑑桥头,位在今苍水街与解放南路交叉处,鑑桥之名,在《敬丛录》就有记载:“鉴街,自鉴桥南至贯桥。”可见鉴桥之名,在明代已非常著名了。鉴桥之西北侧,自宋天禧二年(1018)郡守李彝庚建郡学,有明伦堂,前后泮池,合庙与学为一。崇宁间诏号“大成殿”,元至正二十八年(1282)浙东廉访使陈祥重建仪门,贲饰孔子像,次年又建尊经阁,王应麟为其作记。有这么一处圣人殿堂,它的门外这座桥题名为“鉴”。此字《说文解字》,谓“大盆也”,可解释为以水或镜能照醜,则自鉴之意。在临近 “万世师表”之地,这一鉴字再妥切不过了,时时提醒你的道德、行为和修养。
宁波的桥实在太多了,也讲不完其背后的趣闻,只能选择这几座,添补闲聊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