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鄞县地区治水三贤 - 乡情水纹 - 宁波水文化网


建国初期鄞县地区治水三贤

发布日期:2019-12-05 13:55:09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文/缪复元
    1949年9月3日,一场台风暴雨,给鄞县地区(当时宁波市属鄞县)带来深重灾难。鄞东丘陵山区塘溪降雨630毫米,全县受灾农田16万亩,赤堇乡童村冲毁房屋30余间,死亡失踪人数16人。海塘、甬江及姚、奉两支流、大嵩江堤催毁。给其后刚成立的人民政府,带来深重的负担。当时社会尚不安宁,土匪、散勇流冠,到处作乱破坏,社会百废待兴。面对这场特大的水害灾难,人民政府不得不投入主要精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用以工代赈办法,发动群众修堤防、浚河湖,开展大规模的治水工作。在建国初的恢复时期中,鄞县地区的水利建设重点是兴筑海塘。甬江、奉化江、姚江、鄞江、大嵩江等筑塘、修建碶涵闸等。
    本文试为对当时治水作出贡献的董开颜、郑胜丕、张伯觐等三位先贤的事绩,作些简略介绍以餉读者。
董开颜(1892——1960) 朝阳乡前董村(今姜山镇)人。董家是一个革命家庭,董开颜积极鼓励、支持子女参加革命工作。三女肖东(董岳娣)是四明山著名烈士。中共四明山地下党负责人朱之光,曾由肖东秘密陪同到他家养病,在董开颜千方百计,掩护和照顾调养下得以康复。早期董支持女儿参加四明山游击队,解放后他又积极支持小儿子槐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至1958年,他历任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县人民政府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随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1956年,被选为烈属代表,去北京参加全国军烈属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董开颜在原供职的钱庄倒闭返乡后,一直重视家乡的水利事业。他的老家临奉化江,内河与奉化江相通,潮进潮出称为下江田,受咸潮影响,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或种棉花,产量极低。但当时孤掌难呜,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造。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号召大兴水利,激起了董的治水热情。建国初期,朝阳及沿江一带建立和平、和益、盆浦、西林、南林、方桥、天然七乡,隸属姜山区。七乡之地为下江低产田,他率先于1951年向政府提出,兴修水利,改造七乡低产农田计划。在获得县委、县府支持后,他督理楝树、张家、葛家、鹭颈,四座碶闸的建设。后在他建议下,成立“姜山区七乡水利委员会”,委员会由董主其事,大兴江河农田水利工程。他终日奔走于乡、村之间,广泛宣传水利方针。坚持民办公助合理负担原则,组织群众集资、投工。七乡水利会在董主持下,仅年余时间,就修建、加固江塘,整治河道、兴建蟛蜞、茑区、月亮、大荻、刘家港、太平、方桥、王大碑等八座碶闸,封堵了奉化江潮汐,使原潮进、潮出的下江河,变为内河、淡水河。21000多亩下江田变为上河田,这是一次成功的、大面积的低产田改造。
   1952年冬,县水利委员会,报经鄞县人民政府批准,兴建铜盆浦大闸,即当地人习惯所称的九眼碶。以纳陈婆渡、钟公庙等乡河流,控制内河蓄泄,改善排灌条件。其受益田亩,广达二县一市(鄞县、奉化、宁波市东郊)30余万亩农田,并有10000多亩农田改造成为上河田。此闸的施工,由董开颜主其事,在他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大闸于1954年汛前竣工。
   1953年,董被选任鄞县水利委员会副主任,上调至县水利会工作后,任务更重了,他的足迹更遍于全县各地。每逢汛、洪、旱、涝发生之时,他不辞劳苦,以逾花甲高龄之年,徏步下乡,视察灾情、了解防灾、抗灾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的治水精神和业绩,被后人传颂敬仰。
   郑胜丕(1914——1968)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郑家村人:1931年毕业于宁波高等工业职业学校建筑科。毕业后为求职谋生,奔波于无钖、安徽、杭州、重庆、宁波等地历经坎坷,1950年返回故里,出任家乡郑家小学校长。1950年鄞县水利委员会成立,因水利会缺乏技术力量,鄞县水利会特邀郑胜丕回家乡参加水利建设。郑于1952年秋进入鄞县水利委员会,担任工程股代理股长。从此,郑胜丕将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鄞县的水利事业。他热爱水利工作,并善于创新。1955年起,郑被推选为一、二、三届鄞县人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评为工程师。
   郑胜丕学的是建筑,此后他全身心投入水利事业,钻研水利技术业务,他到职后承建的第一项工程,是当时全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铜盆浦大闸的设计和施工。此闸于1953年建成。同年,他设计、施工鄞县第一座浆砌石圬拱坝——现海曙区洞桥镇裴宣村的八宝台水库。建成第一座“地下水库”——宝藏明堂岙“地下水库”(一种提取地下水的长方型或方型的大型浅井)。接着又在鄞江镇金陆建成第二座“地下水库”,这种形式的地下水资源开发,非常适合半山区农业生产需要,一时在半山区掀起了地下水开发热。1952年有人利用原水碓泵,在大皎溪旁改装出一座5.5千瓦简易的小水电站,这座小小的电站被当时宁波地委和鄞县县委作为新生事物受到重视。但此站毕竟大小、太简陋,所以县政府于1955年9月,派郑胜丕去大皎调查研究。不久,郑胜丕通过勘测,选址在原站上游约一里半处,很快就设计建成了一座装机13千瓦的新电站(称上站)。当时由国家拨款1.5万元,并于次年4月1日开始发电,当时被誉为“四明山第一颗夜明珠”而传为美谈。此后一段时间里,小水电站在全县遍地开花,共建成小水电站38座。
  此后,郑胜丕还在横溪金峨,设计建成第一座小型土坝水库。郑胜丕为适应当时大办水利形势,尽量找就地材料作代用品。在建山塘时没有水泥浇筑涵管,就试用“木涵管”、用“搗樟树脑”浆液拌黄泥,替代混疑土。在山塘、小水库心墙回填时,常因基坑渗水量大,使回填的黄泥出现水饱和,形成弹簧土,影响回填质量,他就教民工,将黄泥按比例掺水搗实,或干脆将掺水黄泥用脚踏实后抡填基坑,这些土办法,在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但在当时小型山塘、水库施工中,却发挥了大作用,解决了大困难。
   在身体力行的同时,根据组织安排,郑胜丕还承担起了培训农民技术员的任务。全县每年多次举办水利骨干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对象为各乡、村热心水利事业的农民,但他们大多文化不高,甚至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郑胜丕自编教材、深入简出讲课、去现场直接指导实习。 “水训班”出来的人,后来大多成了当时各乡、村的治水骨干。有些人成了各区水利会技术员,长期从事鄞县的水利事业。1956年以后,陆续有水利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分配来县水利局工作,郑胜丕对他们谆谆诱导,将自己多年来在水利事业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对实践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给于指点,使这些学生很快成熟,成为技术骨干。
   郑胜丕在职期间,直接参与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有铜盆浦大闸设计施工、三溪浦水库施工、红卫塘围涂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此外,还多次参与省、地勘测设计院组织的甬江、奉化江流域治理规划以及皎口大型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
    张伯觐(1902——1973)民国时期治水先贤张申之先生之子。1921年东渡日本,在东京补习日文,次年考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1923年因家中经济拮据回国,入上海国文书院商科学习。192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2年辞教入上海纱布交昜所,任经纪人公会副会长。抗战爆发后,他集资2万元办“难民收容所”,收留200多名难民。抗战胜利后回鄞县,协助其父张申之兴修鄞西水利。其中以1947年协助其父,截直鄞江谢家谗段江道工程最巨,即在谢家谗北开挖一条宽约60来,长1000多米的江道,将鄞江截直,直入奉化江干流,使原鄞江环绕谢家谗的江道,缩短6200米左右,攺善鄞江行洪条件。解放初为抢修水毁工程、大兴水利,将家中3万余斤粮食,支援鄞县軍管会,用于以工代赈抢修水利工程开支。1950年,张伯觐当选鄞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兼水利委员。会后即去上海等地筹款、购买水泥,积极支援各项水利建设。1951年,主持修葺奉化江小张堰、姚江叶家碶等工程,参与组织、指导1951、1952年东钱湖两次除葑,彻底根除了东钱湖葑草的漫延滋生,湖面被侵占的状态。1951年7月参加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次年当选为鄞县水利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底,选为鄞县农林水利局副局长,长期来食宿在单位或水利工地。1956年底,选为鄞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57年,领导东钱湖湖堤加高工程和大嵩江江塘工程,1958年,参加鄞县第一座中型水库,三溪浦水库建设。1959年,县、市合并后,先后任宁波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政协副主席,其间他非常关心社会福利事业,1963年,将国家补发给他的6000余元定息捐赠给社会兴办补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