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镇海后海塘 - 论著选刊 - 宁波水文化网


探析镇海后海塘

发布日期:2016-10-12 14:55:19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虞永杰
  海塘的价值一般总是体现在挡潮的作用上。一条条延伸的海塘,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拚博精神和聪明才智,这就是其价值的所在。而镇海后海塘却承载了更多的信息价值。该塘从诞生起,不但经历了土塘、传统石塘、石塘(单层石塘、夹层石塘)、“城塘合一”等水利建筑的演变,而且与海边的小镇发展成镇海县城的历史一致,同时还在“四抗”(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战役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文物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89年12月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分析该古海塘建筑的现状、结构,探讨其历史文物价值,对研究浙东沿海水利史、军事史以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镇海后海塘的现状
  镇海后海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境内,东起巾子山,西至俞范嘉燮亭,全长4800米,整条海塘状似带子,其势雄伟壮观。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镇海古名定海,清康熙年间,徙定海于昌国而更旧治曰镇海”。“城北滨海,辟东、西、南,而北缺焉。其下为塘,自候涛山(即招宝山)迤逦委宛以抵于伏龙山(今慈溪境内),东西衡亘数十里,海水汩渤,塘实当其冲”。
  现存镇海后海塘为石塘构造,全长4800米,可分为两个部分:西端的俞范嘉燮亭至西城角段的“建城碑亭”长3500米,为条石垒筑的石塘建筑,其中次要部位为单层石塘,重要部位为堵缝镶榫结构的夹层石塘;“建城碑亭”向东至巾子山长1300米,为“城塘合一”建筑。到20世纪80年代,因镇海城区发展建设,在塘外又筑新塘。至此,这一利民八百余年的石砌“巨龙”完成了捍城防汛的历史使命。千百年来,镇海后海塘挡飓风、拦恶浪、保田地、御外敌,造福于民,世人赞颂。
二、镇海后海塘的建筑构造演变
  镇海后海塘的建筑构造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从唐乾宁四年(897)前“负塘筑城”至公元1964年,共修筑21次。从构筑的方式来看经历了“土塘——简易石塘——单层石塘——夹层石塘、“城塘合一”的四个阶段。
  (一)土塘。据《镇海县志》《重修镇海后海塘记》载:城始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城负塘而筑,塘不固,城亦不立”,可见塘保护着城,城是塘的后围,也说明建城时塘已存在,虽不能详细地考证出究竟建于何年,但由此推断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有土塘存在。
  南宋淳熙十六年明州知府林栗在《后海塘记》中写道:原后海塘土塘规模不小,“自候涛山(即招宝山)迤逦委宛以抵于伏龙山(今慈溪境内),东西衡亘数十里。”但是它竟然“以一木从事”(大意是土塘用木单薄),自然不足以抵挡风潮的长期冲刷,结果连年造成风潮侵蚀灾祸,如此前丁酉年秋天,民庐、官寺、营垒、师屯被害“尤(惨)酷”,时任知县虽然采用石板护卫塘堤的办法,但经不起风潮冲击,风潮袭来时连板也全给冲走了。
  (二)单层石塘。面对土塘“稍失堤防,平畴高岸,皆成水乡”,“岁有决溢之虞”,土塘不敷抗衡险情,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新任县令唐叔翰作出改作单层石塘重要决策。新建单层石塘参照前时钱塘江的模式,叠石筑塘六百零二丈五尺,塘基九尺,塘面减半,斜面叠石十一层,石石相扣,状似鱼鳞,“仆巨木以奠其地,培厚土以实其背,植万椿以杀其冲”。工程历时175天,累计30余万工,终于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水利工程。
  (三)双层石塘(夹层石塘)。清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飓风大作,海塘受到极大损坏,县令王梦弼目睹“城塘悉溃”,迫溯其因,乃是雍正年间海啸冲击后海涂尽没,当时众说纷纭,结果只是对石塘作些“黏补”,导致塘内空虚。当务之急是在旧石塘基础上重建新石塘,特别险要之处则改建夹层石塘,其余地段按轻重缓急分别区处。县令王梦弼通过实地调查,并借鉴浙江海宁塘的长处,亲自设计了比海宁“用铁锔扣榫,用糯米灰浆靠砌”的办法还要牢固的双层石塘(夹层石塘)施工方案。据旧志“《海塘》·王梦弼记”载,有“伐木于闽海,炼灰于富春,凿山运石于鄞、慈、定县,募匠于宁、绍两郡”,可谓极大地调集了郡县内外的能工巧匠。同时,王梦弼又亲临工地指挥督察,历经三秋,将旧石塘(单层石塘)改筑成了双层石塘(夹层石塘)。
  据史料记载,改建后的夹层石塘,位于巾子山以西险冲地段,全长五百七十六丈五尺。次要部位仍以单层石塘重修,加石填土,全部工程用款八万余缗,用工多少?旧志未载,视其规模,谅不在宋塘之下。1993年3月,镇海区文物部门对镇海后海塘隧道北路段开缺现场调查发现,其双层石塘(夹层石塘)结构分为上下两截。上截为塘,下截为塘基。塘基部位打松木桩密布塘基。松木桩上铺盖花岗石坦水板。塘基与塘部位基础为块石垫层或素土垫层。在塘基与塘连接部位设立花岗石龙离6根,花岗石龙离间铺设长1.37米~1.54米不等的双层花岗石面板,并与花岗石龙离榫头衔接。砌护塘龙骨一道,内外扣槽,联合成塘,以堵缝水,塘计高约6米,以抵浪潮。上截以水势已轻,仍以小条石增为一丁一顺双向包砌至顶,插入里土,以资互相牵制,塘面为3.1米~3.3米不等的块石通道。夹层石塘呈顶尖脚阔如勾股状。这与史料记载的内容基本吻合。其夹层石塘设计之精良,工程之浩大,为浙江沿海所罕见,使它成为城北巨障。1949年、1956年两次强台风袭击镇海,浪潮溢过海塘,除隅有块石松动、石缝扩裂外,石塘安然无恙。
  (四)城塘合一。位于巾子山至西城角段的建城碑亭,全长1300米。其结构塘在下(塘为双层石塘)城在上。王梦弼首创夹层石塘的同时,还考虑到东段风潮要冲部位石塘虽在明万历初,所筑的与塘平列的内城,与此前相比,坚固了许多,但在台风季节海潮巨浪往往从塘基翻越塘面进入城内,造成城内田舍损害。故在此段,他又设计了“城塘合一”的新建筑方案并实施。
  1997年6月20日,镇海区文物部门对镇海后海海“塘城塘合一”部位林庙路段筑路开洞现场调查发现,该“城塘合一”建筑风格即塘在下城在上,高达16米,分上中下三截。剖面结构完全同上。在上述基础上,城面筑块石道路三条,城下铺散水石板以减弱巨浪冲击,上筑雉垛,覆以石顶,防止雉垛震塌,上下一致,坚如铁石,气势雄伟。这与史料记载的基本相吻。
三、镇海后海塘的历史文物价值
  1、千年古塘是镇海治城的实物例证。镇海后海塘始建时为唐代。当时镇海区域南临甬江,东、北滨海,三面环水。唐时镇海先民沿着镇海巾子山至伏龙山(今慈溪境内)数十里,筑起了土塘,构筑了古代早期的镇海。唐乾宁四年(897)“负塘筑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筑石塘,清乾隆十三年(1748)改筑夹层石塘(双层石塘)、“城塘合一”,到20世纪80年代,因城区发展建设需要,在塘外又筑新塘,完成了捍城防汛的使命。至今遗存较为完整的镇海后海塘、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建城碑亭以及记述建城始末的《定海县增筑内城碑记》、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民国二十三年(1934),记述该时期修塘历史的鸿福亭与嘉燮亭等一批实物史迹,对研究浙东沿海古代水利设施、镇海古城的历史变迁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2、千年古塘是沿海御敌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16-19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不绝,英、法、日寇相继入侵,发生在镇海口的大小战役就达46次之多,民族英雄戚继光、林则徐、裕谦、薛福成、欧阳利见等先后在镇海监防和指挥作战,上述特定的历史环境,为镇海口增添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在镇海后海塘至今留存不少历史建筑或遗址。
  1991年3月,镇海区文物部门根据史料记载,对镇海后海塘史迹开展了调查。其中在1300米“城塘合一”部位发现一批明代军事设施遗址:中置明代望海楼遗址一处(明代军事指挥重要场所),警铺遗址(用于哨兵值岗及放置军械、弹药之用)12所、瞭贼嘴(城墙,位于巾子山是明代守军瞭望防御敌寇犯境哨所)1处、古炮遗址25处,以及城上车马道遗址三条、石砌阶梯两条(用以调兵遣将的通道),雉垛遗址298堵,以及一批“雉垛石顶”(亦称压顶石)、刻有道光十一年(1831)的城砖。同时,在镇海后海塘上还发现了民国期间的抗日碉堡4座。镇海口“四抗”史,谱写了镇海军民自强不屈,同仇敌忾的英勇赞歌。特别是中法战争镇海之役,镇海口岸军事防御设施的科学构筑,以及军民团结一致,重创法国“远征舰队”获得全胜,这是中法战争中唯一一次获得胜利的战役,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清光绪十年(1884)开始,镇海守军战前认真防范,及时吸取基隆、马尾诸役的教训,结合镇海的实际情况,陆海联防,纵深部署,比如撤去虎蹲山、游山、七里屿等处灯塔、浮筒、标尺;在镇海后海塘、招宝山、金鸡山等镇海口岸安置多门铁炮与增兵防守;在沿海两岸筑长墙,埋设地雷,分兵严守水路要道;在金鸡山山岗显露处筑假垒、植树、插旗帜,以为疑兵等防范措施,以应对法军从镇海口岸登陆。同时,架设宁波至镇海有线电报线路,确保号令迅捷;在招宝山添设“安远”、“定远”炮台、在金鸡山添设“天然”、“自然”炮台。至此在镇海口两岸的炮台已达到10余座,形成了强大火烈网,为阻止法军进攻镇海奠定了扎实的防范基础。 
  光绪十一年(1885)正月十五日,法国“远东舰队”抵达镇海口洋面,企图突破此口进入宁波大陆。不多久法舰“纽回利”攻击招宝山炮台,招宝山炮台开炮还击,一发击中“纽回利”船头,“纽回利”调头用排炮轰击,但又被清军轰折船桅。法船“答纳克”等再攻招宝山。这时,炮台守备吴杰从威远炮台开炮,双方炮声隆隆,法舰败退。二月十八日黎明,法舰增添2舰,大约在早上八、九点钟,向镇海后海塘、招宝山再次发起进攻,守备吴杰再次开炮击中法舰烟筒,船桅横木下坠,压伤法军多人,至午夜后,法军乘风雨天黑之际,又偷袭镇海后海塘、招宝山炮台,被清军副将费金祖发现,开炮击沉敌舰2艘;法军在镇海口两岸炮台的猛烈夹攻下,创伤甚重,舰队司令官孤拔受重伤,法舰狼狈逃窜到澎湖,孤拔于同年六月死去,中法战争以镇海口战役取得胜利而告终。
  3、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水利科学研究价值。镇海古城三面环水,易受海潮侵袭。为确保一方平安,历代镇海先民多次改进镇海后海塘建筑水利工艺,先后由土塘改为传统石塘、单层石塘、夹层石塘、“城塘合一”。行别是夹层石塘采用夹层堵缝镶榫,避免了海水从石缝中渗入将石板后面泥土抽空,导致海塘裂缝决口等灾情发生,体现了建筑者的独具匠心。
  “城塘合一”构筑,不但加固了海塘的牢度、高度,而且加强了军事防御能力,在中国水利史上、海防史上实为罕见,对研究浙东沿海地区变迁、御潮防汛、古代军事防御设施构筑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