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 论著选刊 - 宁波水文化网


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发布日期:2015-01-30 12:50:18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一、文化的涵义及作用
    (一)文化的涵义
    据二十世纪80年代的统计,仅正式的文化定义就有五六百种以上。
    “文化”是中国语系中古已有之的词汇。其本义是指“以文教化”,表示对人情操的陶冶、品德的锤炼,本属精神领域的范畴。
    先秦时,“文”与“化”尚未组合在一起。 “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人文修养,美善德行之义。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一部经典《周易·贲卦·彖传》中,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总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通俗地说,文化就是人化,人离动物越远就越“文化”。
    (二)与文化有关的三方面的问题
    1、东西方文化差异。
    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宗教文化。
    中国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认识基础。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最主要的是“天人感应说”。此说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总结战国以前阴阳学说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高扬的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首先使宗教政治化,然后使政治伦理化。
    比如,关公文化现象,就是政治伦理化的典型体现。忠义思想,本来是一种社会伦理思想,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关公不但被儒、道、佛三家尊为神,更被封建帝王加封23次之多,从封侯、公、王,直至帝(关圣帝君)。
    西方文化以天人相分为认识基础,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讲究的是僧侣主义和理性主义。
从渊源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李泽厚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家和释家等为补充。而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合轻分、重用轻体、重时轻空、重悟轻测、重道轻器(技)、重写意轻写实等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A、重合轻分。
    B、重用轻体。
    C、重时轻空。
    D、重悟轻测。
    E、重道轻器(技)。
    F、重写意轻写实。
    2、关于“先进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社会生活多元性决定的;而用“先进”修饰文化,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问题了。所以“先进文化”是一元价值取向的。
    3、“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区别。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
    美国人类学者路易斯·摩尔根于1877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一书,书中将人类社会发展按生活资料来源的扩充,分为三个时期:蒙昧、野蛮、文明。
    文明的内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
    区别:文化既有优秀的,也有糟粕的,而文明是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是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从猿变成人,进入石器时代就有文化;文明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产物。
(三)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道”,居于“形而上”的地位。
    它贯穿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又潜行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之中。文化无形却比有形之物更具有力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人的灵魂,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1、文化的作用之于国家、社会
    第一,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也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文化的滋养。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的宣言中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第二,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巩固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疆域广大的中国之所以较长时间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得感谢我们老祖宗发表了方块字,也得感谢秦始皇当年统一了汉字的书写。
    第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三大基本要素。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
    2、文化作用之于个体
    文化对于个体的作用和力量而言,则体现在高识、高尚、高雅、高兴这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可以使人高识。人的识见高低与文化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第二,文化使人高尚。一般而言,文化水平与人的道德水平是成正比,文化水平高的人,它的道德水平也高。
    第三,文化使人高雅。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高雅的气质是一种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不是“涂脂抹粉”就能装出来的。
    第四,文化使人高兴。人生的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不是功名利禄、物质财富,而是快乐地活着。越是生活富足,人们越追求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而拥有文化是最幸福最快乐的。许多中国人不愿意在外国的呆下去的真正原因,还是文化问题:语言通而心不通,心不通缘于文化不通。
    近年来,有一个叫“幸福陷阱”的新提法。西方国家不少学者提出,应以国民“幸福指数”(又叫“快乐指数”)最大化作为最高发展目标。早在1970年,美国政治学家、耶鲁大学的罗伯·莱恩教授就提出了“幸福指数丧失”的研究成果:当人的需求与供给刚好对等时,满足感与愉乐感是最高的;过多供给反而让人比物质匮乏更为失落。他在《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一书写道:贫穷不能使人幸福,但基本需求满足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由此构成了幸福陷阱的概念。
    二、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水文化的概念
    何为水文化?我个人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水关系的文化。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浮天载地,高高下下,无处不在。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而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治理、利用、保护、管理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
    水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打上人文的烙印即“人化”,可以构成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如黄河大堤,精神的———如“上善若水”、“智者乐水”等“水性哲学”。
    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人是水文化的主体,水事活动是产生水文化的源泉。 
    水文化是指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而水与人类发生关系的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凡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文化可以称为母体文化。
    关于水文化广阔的社会性,其例证则俯拾即是。如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就是以水为载体。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水为主题,其表现方式是“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融亚洲文化、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体育文化和水文化于一身,给观众奉献了一席水文化的视觉大餐。 
    (二)水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水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水文化是指通过对水的认知和涉水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和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以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三)水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水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中国古代,“借助神力治水”的意识和做法,如铸铁牛以镇洪水,干旱祈雨拜龙王,为河伯(水神)娶妇以祈求江河安澜,等等,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积淀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文化传统。但在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完全属于封建迷信,当然属于落后的水文化。
三、水文化与水利文化、水利行业文化及水利企业文化的区别
   (一)水文化与水利文化
    1、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提出
    “水利”一词是中国所特有的。
    翻开中华典籍,会在《吕氏春秋》中找到“水利”这个词汇。是书《慎人》在记述舜之事迹时说:“舜之耕渔……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冻馁之患。”这是我国古代文献最早提出的“水利”一词。不过,这里所说的“取水利”,是指汲取地下水和捕捞鱼虾等水产品而言,与现在所说的“水利”不是一回事。
真正赋予“水利”一词丰富深刻内涵,至今仍在沿用的,这个“水利”专有名词的发明者当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司马迁在《河渠书》的评论部分太史公曰中感慨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感叹水的为利为害都太大了,表明了他之所以作《河渠书》的原因。
    司马迁所言的水利,已具有“穿渠”、“溉田”、“堵口”等含义,并蕴含了兴利与除害两方面较为完整的概念了。
    2、水利文化的概念
    远古时代,人类“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列子·汤问》),根本没有能动地除水害兴水利的实践。
    到了新石器时期,特别是农业起源(约距今八九千年)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为了更好地繁衍生息,才有了防治水旱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
    水利文化产生于人类开始形成除水患、兴水利的意识的时候。水利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文化(是为了活下来、活得更好而展开的),它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能动地改造水环境、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水利文化源于人类兴利除害的实践活动,同时,这些生产实践活动所积淀升华出的理念、精神和方式、方法,又指导人类在更高层次上从事水利活动。
    概言之,水利文化是指人类在兴水利、除水害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区别
    “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绝不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提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水利文化”的时空距离较短,其生发的基石是“水利”,它始于人类萌发“水利”意识的时候,具体时间应该在人类进入新石器以后;而“水文化”则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时段,产生于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
    4、水利文化的结构
    水利文化作为水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有其独特的文化结构,可以分为水利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水利物质文化,是以水利工程、水利工具、水环境和水利文化阵地等为主要载体的物质表现形式,是人们水观念、水意识的外在表现。
    比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   工程都江堰、黄河大堤、京杭大运河,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水利的三大功能:灌溉、防洪和水运。
    水利制度文化(也称行为文化),是指水利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制度以及行为规范构成的外显文化,是水利文化的格式化、具体化和现实化。比如,汉代的《水令》、唐代的《水部式》、宋代的《农田水利约束》,当代以《水法》为核心的水利法规体系等。
    水利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水利实践活动中创造的非实在性财富,主要包括水利价值观念、水利道德伦理、水利哲学思想以及治水理论、意识等。
    比如: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水利文化体系中,水利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三者互相关联,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水利文化与水利行业文化
    1、水利行业文化的概念
    水利行业文化,是指水利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行业价值观念、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道德、行业传统、行业习惯、行业礼仪等,是水利行业内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规则、习惯等。
    2、水利文化与水利行业文化的区别
    相对于水利行业文化而言,水利文化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它源于水利又高于水利,它包涵水利行业文化;而水利行业文化是水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远不是水利文化的全部。
(三)水利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企业全休员工普遍认同、遵循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企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区别
    行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行业文化注重一般的规范,企业文化注重经营理念,即所谓“理念制胜”。
    四、文化视角下解决中国水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水利目前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存在问题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水问题进行了这样的概括:“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2、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这一基本水情决定了我国水利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
    (2)主观文化原因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这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治水方面。逐渐形成了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治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习惯。同时,过分信赖从技术角度解决紧迫的水问题,近乎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大超过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力,不但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反而使人水关系日趋紧张,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一系列水问题更加凸显,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无疑是我国水问题存在的文化原因。
    (3)人水关系四个阶段的划分及解析
    第一阶段,听命自然,无能为力。
    这一阶段,处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特征是被动地“趋利避害”。远古人类 “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列子·汤问》),“逐水草而居,遇洪水而陟”。这一阶段,水多人少,水强人弱,水和自然界其他自然力共同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第二阶段,顺应自然,兴利除害。
    这一阶段,大体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至迈入工业社会门槛之前(主要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文化特征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动地“兴利除害”。
    女娲补天的故事,折射出人与包括洪水灾害在内的大自然抗争的事实。
    面对洪水灾害,傍水而居的人们开始采用“障”即水来土挡的办法防御洪水。
    第三阶段,征服自然,大肆索取。
    这一阶段,是进入工业社会后,直到现在仍然“阴魂不散”。
    浙江绍兴的鉴湖,由东汉会稽太守马臻率领民众所筑。在防洪灌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了地改善了宁绍平原的水环境。但好景不长,鉴湖没有摆脱逐渐萎缩、湮废为田的命运,到了南宋时,因豪强的围湖造田,终于失去了最后一抹湖光水色。
    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后,随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天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发展为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特别是近代大工业生产出现的200多年的时间内,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的改造自然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物质财富也急剧增长。
    在坚船利炮的冲击下,封闭的近代中国门户洞开,海洋文明乘机登上了古老“大河文明”的领地。大工业梦和GDP崇拜症,也让中国人狂热起来。
    为了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不断加大对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将河中的水分榨干吃尽,致使北方大多数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大超出水资源的承载力,如淮河、黄河、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超过100%。地表水不够,就拼命采集地下水,形成众多的大漏斗。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应对干旱缺水的局面,华北平原上掀起了打机井的热潮,一共有200多万眼机井遍布田间地头,经过多年拼命的开采地下水,确实换来了农业的增产和高产(当然这里包括农业科技进步的功劳),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局面,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据统计,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已达1200亿立方米。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一是地面沉陷,形成许多大的“漏斗”。
    华北平原已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天津市宝坻断裂以南的广大平原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面积近9千平方公里,形成了市区、塘沽、大港及海河下游地区等几个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陷已达3.091米。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天津将来会成为“泰坦尼克号”。
    二是地下水位下降,湿地湖泊干涸。
    三是气候干化,土壤沙化。
    现在海河流域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叫“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可见问题之严重。由于我们的掠夺性的开发远远超过了    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力,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人水失衡,进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四阶段,回归理性,重构和谐。
    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就人水关系而言,就是要做到人类既要“水利”,也要做到“利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水可持续地“利人”,从而达到“人水相应”,实现人水和谐。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观念的先行性
要重构天人和谐,不仅需要从技术上寻找办法,更要从文化观念上寻找答案,树立先进的理念,即向“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观回复。
    要努力克服两种倾向:
    ★一方面要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叫“人类沙文主义”)。
    反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尽管是万物之灵,但他终究是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不能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极端自然中心主义”(或者叫“极端生态中心主义”)。
    我们要在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基础上,也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不断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
    2、向生态文明领域拓展,体现人水相亲的和谐性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 。
    在生态文明社会里,生态文化将是文化的主流。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就是“人水和谐”。
    以往我们建设水利工程,主要从满足工程本身的防洪、供水等现实功能需要出发,很少考虑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
    3、向建筑文化领域拓展,体现水工程的艺术性
    工程是业已物化的思想,工程是形,文化是神。现代水利工程,应当既是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经济社会效益的建筑实体,又是传承水文化的载体;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只有显现审美效应,工程才能更生动、更和谐、更富有活力。
    4、向城市文化领域拓展,体现水营造“山水城市”的灵魂性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展,城市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接近50%。
    上世纪90年代初,有识之士提出了营建“山水城市”的构想。
    水是营建山水城市的灵魂和核心要素———水是生机,是形象,是资源,是财富,是品格。
    亲水是人性使然,临水而居、以水为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追求生存质量的目标,“亲水家园”、“水景住宅”成了高档楼盘的最大卖点。
   未来的城市水利,要主动纳入城市文化尤其是“山水城市”建设的系统之中。
   5、向制度文化领域拓展,体现体制机制的保障性
   水文化中制度层面的内容,是水利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水利建设要积极向制度文化领域拓展,体现水管理的规范性、有序性和高效性,为水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制度也是稀缺要素,制度的短缺或滞后同样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要建立健全以《水法》为核心的水利法律体系。
   二要建立促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促进体制与机制。
   三要大力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四要促进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
 
   五要加强制度建设,还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管理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文化管理型转变,既强调制度的约束性、控制性,又注重体现人性化。
   6、向精神文化领域拓展,体现“软实力”的支撑性
   首先,要大力弘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伟大治水精神。
   其次,要大力弘扬科学的治水理念。
   第三,要把搞好水利单位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作者系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