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姚 犴 舞 - 民俗民风 - 宁波水文化网


余 姚 犴 舞

发布日期:2015-01-30 13:42:52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硕大的犴头,大而圆睁的眼睛.鲜红的短须,无鳞无斑的黄色身躯,一身黄色短衫打扮的舞犴手们高举七节老犴,随着锣鼓和唢呐的齐声作响,在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色长竿三角旗排成的梅花桩形的舞动,时而高昂,时而汦沉,形神合一,情景交融。这就是余姚市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犴舞。
    犴是余姚先民的一种文化图腾,余姚犴舞以犴为主要舞蹈表演道具。常见的犴全长约15米左右,分头、身、尾.共7节,骨架以竹篾制成,全身用布料包裹,头部用红色布料点缀,画成似狗似狐状,嘴分上、下两頜.中间露红色舌苔,颌上有大鼻和黑色眼圈,眼珠大而有神。头左右各有犄角和大耳,颌下满腮红胡须。犴无鳞片,背上华须分披两边,尾较短.分上下两岔。犴舞表演由8个基本阵法组成:拉场、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尾、收场,演绎八卦图阵:经过漫长的演变,犴舞已经具备了起、转、承、合等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她集威猛与壮美于—身,“形似”和“神似”完美统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犴舞的表演源于河姆渡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受河姆渡稻作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常通过舞犴的形式祈求驱灾消难,赐雨露,滋五谷。在节庆日、庙会或是特殊意义之时,人们往往通过舞犴来娱人娱神。犴舞表演始于余姚西北的泗门、马渚及邻近地区,历史上还曾流传到日本。从目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来看,全国还没有发现其他类似的犴舞存在。
    犴舞的发展和演变经过了静态图示、初动、有阵有法和可舞可逗4个阶段,秦以前属静态阶段。
秦时属初动阶段: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马渚,东夷百姓“舞犴渚山民。”以明朝谢迁为代表的泗门谢氏宗族家谱中也记载:“犴神操戈兮舞渚山,盖秦俗也。”说明秦时已有犴可舞,但尚属初动阶段。犴舞的有阵有法和可舞可逗则成形于明代。
    犴舞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一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次东道主安排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中,有形似中国龙舞的舞蹈队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及起源得知:这叫犴舞,起源于浙江余姚的张村。这个消息引起浙江文化代表团的极大震动,回国后,省文化厅迅速下达了查找张村的任务。1984年,余姚市通过民间文化普查,发现原马渚区东蒲公社张家大队(现为泗门镇东蒲村张家自然村)曾有一个民间舞蹈队,新中国成立前经常组队参加当地的庙会,虽无确切名字,但与日本犴舞的描述比较相似。历经周折,一项湮没了近半个世纪的古老民间艺术终于重获新生。
    犴舞的发现,引起了民间研究专家的重视。当时的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工作组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都对这—古老的文化遗存进行了研究,认为犴舞具有较大的传承与学术价值。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也对犴舞的发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人民日报》、《群众文化》杂志,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青年时报》、《宁波日报》《余姚日报》等纷纷进行专题报道。
     随着全社会对民俗文化认知的加深,犴舞的艺术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泗门张家犴舞队自1991年组建后,在余姚杨梅节、宁波国际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巡游活动、王阳明国际文化活动周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亮相,获得广泛关注。泗门镇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民间艺术(犴舞)之乡称号。
    犴舞的“复活”来之不易,为使这项古老民间艺术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当地政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余姚市将犴舞艺术纳人政府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了犴舞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并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通过建立基金会、冠名、参演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 2006年,民间艺术(犴舞)保护基金会成立,《民间艺术(犴舞)保护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同时,有关的部门还查阅史志、采集民间传说标本、记录传承人的口述和邀请专家论证等方面入手,加强了对犴舞艺术的学术研究。为保证犴舞后继有人,在重点抓好以传承人张申裕为首的东浦村中老年犴舞的同时,当地政府还建立了传承基地保障机制。2005年,余姚组建了小学生组成的娃娃犴舞队。2006年,宁波市在市第四职业学校、泗门中学和泗门镇中心学校分别建立犴舞传承基地。同年,青少年犴舞队参加了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获得银奖。2007年的元宵节,泗门镇精心筹划了已经中断20多年的元宵大型灯会,包括犴舞在内的10余种传统项目,在灯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犴舞被当地人誉为东蒲村的“形象大使”。犴舞让更多人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