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海上陶瓷之路”的“母亲瓷 ——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 - 民俗民风 - 宁波水文化网


架起“海上陶瓷之路”的“母亲瓷 ——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

来源:流淌的母亲河 发布日期:2015-01-30 13:40:11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经过严格的价值评估,国家文物局从各地申报的129个项目中遴选出35个,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预产预备名单,呈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唯一的古瓷窑址项目名列第十四位,沉寂多年的青瓷艺术重新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中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以上林湖为中心,包括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窑址群,保护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共有越窑遗址193处,其中上湖115处、白洋湖12处、里杜湖15处、古银锭湖37处、烛溪湖14处。这些窑址分布密集,保存完好,历史跨度长,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这一地区是我国瓷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唐宋越窑的中心产地和“海上陶瓷之路” 的重要起点。
    早在商周时期,浙东地区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越窑表瓷在东汉时期烧制成功,现存的近10处东汉三国时期窑址表时上林湖地区是中国瓷器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越窑青瓷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隋朝的萧条、初中唐的恢复,终于迎来了晚唐到北宋初近2个世纪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生产中心就在上林湖。这一时期的上林湖越窑,其工艺水不平、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均居各大瓷窑之首。青瓷产品胎质细腻精致、造型优美、釉色莹润,具有高贵典雅的品质,博得了许多文人雅士的赞赏,如顾况《茶赋》:“越泥似玉之瓯”,皮日休《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上林湖越窑生产的一代名瓷——“秘色瓷”一直是重要的特贡产品。晚唐时,上林湖设立“贡窑”大量烧制“秘色瓷”,五代时,吴越王室奉行保境安民政策,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供奉大量珍宝和土特产,“秘色瓷”成了当地纳贡的主要物品之一;北宋立国初年,进贡的“秘色瓷”数量更多,达到14万件。
    上林湖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而且还远销海外。在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土耳其、也门、埃及、苏丹、索马里等20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土了许多中唐,大量外销于晚唐、五代到北宋早期。上林湖由水路可直通明州港(宁波港)、广州,上林湖青瓷在这里起航,经泉州、广州绕马来西亚半岛,越过印度洋,直抵波斯湾、地中海沿岸各国;向东北则可达日本朝鲜半岛。由于上林湖越窑青瓷在中国誉为架起“海上陶瓷之路”的“母亲瓷”。但多北宋后期开始,上林湖越窑的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开始衰落直至停烧。在此后近千年时间里,上林湖越窑渐渐被人遗忘,制作工艺长期失传。
    上林湖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始祖之一。上林湖越窑是制瓷工艺一直领先于各大名窑,成为耀州窑、汝窑、婺州窑、高丽青瓷等竞相仿制的对象,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的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末以后,上林湖越窑青瓷大量外销,曾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厚爱。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代瓷窑遗址之一,上林湖越窑遗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古代著名的青瓷系————越窑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东汉至南宋1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制瓷手工业发达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风尚,证实了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唐宋时期设置“贡窑”、“置官监窑”烧制“秘色瓷”等史实,见证了8—11世纪经“海上陶瓷之路”而实现的中西文化交流,见证了中国制瓷技术的革新、发展以及传统越窑青瓷工艺技术的高超水平。大量青瓷标本为陶瓷史、科技史和工艺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长期以来,慈溪市政府把青瓷文化作为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节遗产加以保护、研究,同时作为旅游产品加以开发和利用。1984年、1990年,当地政府对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了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遗址的保存的分布情况。1990-1999年,慈溪市先后对低岭头、马溪滩、荷花芯、寺龙口、石马龙等级窑址开展考古发掘,发现窑炉遗址8座,出土青瓷碎片近10万件。青瓷工艺师们同时开展了对越窑青瓷的深层次研究,经过对瓷土和瓷釉的选择配方及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瓷窑形态结构的演变、改进以及古窑装烧工艺与现代窑炉装烧技艺变化的研究成功烧制出样式和釉色基本达到古代青瓷鼎盛时期工艺水平的作品。目前,越窑青瓷已仿制出鸡制出鸡首壶、瓷罐、八棱净水瓶、平口牡丹瓶、青瓷尊、青瓷唾壶、葵花盘、越碗炉、人物水注、香炉以及家庭日用品(越碗、烟缸、茶杯、笔筒)等,共达400余种类。这些制品胎质细腻匀薄,胎体轻巧;釉层色以淡青为主,釉色薄而透明,显得色彩明亮,纯净素雅;图案简洁生动,花纹装饰清秀雅致,其色彩、造型已接近古代越窑青瓷。从现在恢复生产的400余种越窑青瓷装饰图案看,表现主题更是与时俱进,既保留唐宋时期越窑青瓷传统内容。又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比如“吉祥如意、社会和谐、庆典留念”等,题材广泛,构图优美,装饰技巧娴熟精妙。这些瓷器在工艺制作上也独创一格,别具匠心,即吸收融合了传统工艺制作手法,又融入了现代制作工艺,用手制、机械轮制、煤气窑炉制成各式各样的青瓷器物,达到古代越窑青瓷的工艺效果。
    2005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