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边岳王庙 - 民俗民风 - 宁波水文化网


东钱湖边岳王庙

发布日期:2016-08-03 10:26:37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 鲍贤昌  张永刚 )
老桧欹风影已寨,将军遗庙对层峦。
东湖谅比西湖好,故国公垣不忍看。
  这是清代董沛的《东钱湖岳王祠》诗,写的是烟波浩渺的东钱湖西北侧的岳王庙。据《东钱湖志》载:“下塔山,近莫枝堰,低浮水面,上有岳王庙,其右有路,与大山脉连属,俗以西瓜疑之”。当地称“西瓜庙”,殿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阳春五月,端粽飘香。出宁波城东,越鄞东重镇邱隘,行约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远望岸边背依青山粉墙黛瓦的岳王庙,妖娆分外。一对石狮置立岸边,两根红棕色旗杆高耸入云,重檐歇山顶的门楼巍峨庄严。门庭高悬“岳鄂王庙”、“天地可表”、“丹心万古”匾额,楹联云:“历代我宋千载后,积树哆册万蓼长”,为文天祥撰、庚年三月冯一清立。诸红色的大门,古朴典雅。
  背山面湖的岳鄂王庙,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进,建筑平积约900平方,进中门(原有戏台)、天井及两厢房,高尚清雅的厢楼,柱上“南宋忠勋超北宋,东湖庙貌接西湖”;“报国常悬耿耿心,班师应酬潜潜泪”;“沙漠闻名都破胆,湖裹建节尽倾心”等楹联散发着历史的幽香。东厢楼下,立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公禁”碑一块。原有两檐高高翘起的戏台,屋檐塑有神兵天将,螺旋式台顶嵌有铜镜,有余音绕梁之妙。每逢庙会,演戏敬神,悠悠戏曲回荡湖岸上空。
  单檐歇山顶的大殿,金碧辉煌,柱上刻满歌颂岳将军的楹联:“佐南宋中兴勋业方隆三字风波起冤狱,共东湖并铸英雄不死一泓秋水显忠魂”、“义勇冠三军血气凝代湖水碧,精忠昭万古心光照出晚霞丹”。梁上悬“还我河山”、“心系春秋”、“莫不尊亲”及“尽忠报国”、“忠精昭日”、“南宋一人”等匾额,此外东西两边还悬有杭郡金农题书“赞化襄助”及光绪辛卯“主孝纯忠”的匾额。岳像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为岳飞词句。岳飞像高4.54米,着灰甲,披紫蟒袍,按剑而坐。像后两壁上还绘有“岳飞出征”、“平反昭雪”的两幅大型彩画。东厢厢楼上还精心布置了一套岳飞生平事迹的艺术造型展览,采用现代声、光、电等现代装置,组成“岳飞出世”、“从师学艺”、“岳母刺字”、“枪挑梁王”、“会战金兀术”、“朱仙镇大捷”、“金牌挂帅”、“史浩平反”、“四臣跪罪”、“还我河山”等十组戏剧场景,让游人再目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风采。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任秉义郎(下级军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书高宗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军在江南军民的反击下,被迫北撤,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三年(1133),因镇压江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得高宗所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又从张浚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举北进。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义军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隆兴元年(1163年),史浩拜相,孝宗即位,岳飞之冤昭雪,改葬遗骨于杭州西湖栖霞岭下,即今岳坟。宁宗时追封鄂王。宋端平年间(1234——1236),以岳武穆王飞常显灵于此,故里人建岳王行祠之。清道十三年(1883),改建岳鄂王庙。东钱湖人民永远追怀这位民族英雄。
在后殿,有首治东钱湖的唐代鄞县县令陆南金和宋代明州郡守李夷庚塑像。
  “芦汀宿雁”为东钱湖十景之一。庙前约百米处,隐伏一片沙州,旧有芦苇一片,如天然屏嶂,使岳庙更具肃穆气象。秋深鱼肥,北雁南飞时,有古槐倚风,哀鸿阵空,缘岳庙盘桓,声声泣诉,犹如为岳将军不平。伫立在庙前岸畔,追忆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丰功伟绩,令人肃然起敬,不觉清代谢秀岚《谒岳王祠》诗意随之飘来:
帝已安南渡,臣犹誓北驱。
申循乃伺隙,中贵亦如诬。
心可皇天表,身为群小图,
盈廷多将吏,谁道莫须有。
                                              
              
              月湖边上清真寺   
                                 ( 马富强  鲍贤昌 )
  在风光秀丽的月湖西岸后营巷,有一座近千年的古寺,那就是宁波唯一的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
宁波的伊斯兰教起源于古明州的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 晚唐时期,古明州开通世界海上贸易航路,商船从宁波港出发,经泉州、广州绕马来半岛,过印度洋到波斯湾至阿拉伯国家,将宁波的越窑青瓷带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自宋代以来,许多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到宁波从事商贸活动,并有一部分人定居下来,把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传入宁波,建造了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旧称回回堂)。当时的穆斯林曾在东门口的旗杆巷(现天一广场内)设有波斯馆,故该处也称为波斯巷。最早的清真寺始建于宋咸平年间(998—1003),旧址在城东南隅狮子桥北侧(今灵桥西堍)。元至元年间(1271—1294),迁至城东南海运公所以南冲虚观前(今开明街右营巷)。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一名商人看好此地块的商业价值,与当时的清真寺执事协商,出资将清真寺迁至月湖西畔虹桥头后营巷,即现存的清真寺寺址。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礼拜时应朝向麦加禁寺——克尔白(现沙特阿拉伯)。由于我国位于麦加圣地的东方,所以中国的清真寺基本上都是坐西朝东:清真寺的正殿坐西朝东,大门朝东开,配南北厢房。这是中国本土化了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与佛教寺院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丹桂飘香的秋天,来到了月湖西岸的后营巷,在两棵浓荫蔽日的大树下,飞檐陡壁,清水素墙的清真寺显得分外妖娆,金漆斗大“清真寺”端刻在大门望月楼,拱形门窗,黑色的铁门,既具有典型江南园林的古朴,又体现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的清净素雅,别有一番独特的风格。门旁挂有块“宁波市伊斯兰教协会”的牌子,两棵绿色小树在秋风中摇曳,旁立一块省文保单位的石碑,上书:“月湖清真寺”,周边都在一片古色清香中。
  穿过门楼,内有天井,花木草坪,左侧为保存完好的清代石栅栏门,朝北。进门又一天井,东为照壁,西为五开间单檐硬山顶平屋,中间为二门,门额上方有大理石雕刻“古清真寺”(原为方砖雕刻,文革期间被毁)。两边房屋由浴室、卫生间等组成。穿过明间通道有月亮门接直廊进入内院,直廊两头分别悬挂光绪年间的匾额“西域咫尺”和乾隆年间的匾额“教一清真”各一块。南北讲堂为三开间单檐硬山顶二层楼房,占地面积70平方米。正西方向为礼拜大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明间抬梁式,坐落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显得高大雄伟。大殿正门悬挂“万殊归一”匾额一块,此匾制于民国十五年,由原鄞县商会会长、宁波回族穆斯林的佼佼者——袁汉云大律师敬题恭献。殿内悬挂保存下来的阿拉伯文匾额三块,上书“奉普慈特慈的真主尊名”、“真主所喜爱的伊斯兰”、“信士们!你们应顺从真主和使者”。殿内正面的“米罕拉布”装饰有独具阿拉伯文化特色的穹顶式泥经文。这礼拜大殿,为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场所。
据传,民国抗战时期,清真寺的宗教活动相当繁荣,每逢斋月,清真寺几乎每天都有大户人家供应穆斯林开饭。“盖德尔夜”更是灯火辉煌,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还要宰牛以示庆贺。至今在清真寺的旁边还有一条叫“牛道弄”的小巷,那是节日前放牧牛羊的地方。宁波沦陷后,清真寺逐步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景象。
  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落实,清真寺又慢慢地恢复了生机。每星期五的“主麻日”聚礼都有五百余人来清真寺礼拜,其中有一百余位国外的穆斯林。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开斋节、古尔邦节,有三千余人参加节日庆典活动。至今,清真寺共接待了来自亚、非、欧三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穆斯林客人数万人,并被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2010年12月,宁波清真寺荣获“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在不久的将来,一座融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现实为一体、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清真寺将屹于风景秀丽的月湖景区。
伫立院前,缅怀宁波清真寺的历史,历尽千载,几经兴废,不禁想起清代刘智三阿訇的诗篇:
古人思泽广无边,乘凉吃果数十年。
勉强栽上一颗树,盼望后人照样传。
                                                              
 鹿回头:鹿亭三古村     
                                 方其军  
  鹿亭乡位于姚城之南30多公里处,地处四明山腹地,以镇内有”鹿亭”而命名。现鹿亭乡境域,东与鄞州区章水镇相接,西跨东岗山与梁弄镇毗连,南越大园山、白岩尖与大岚镇并峙,北越大庵山岗、大洋山与陆埠镇联袂,西北跨上王岗与梨洲街道接壤,总面积达70.45平方公里。按黄宗羲《四明山志,九题诗》载:”孔祐至行通神,隐于四明山,有鹿中箭来投祜,卒右为之养伤,愈,然后去,故于祠宇观侧建鹿亭。”清代文人万斯同以《贸西竹枝词》为证:“天井山高不可攀,龙藏五窟绝人寰:鹿亭攀榭无多路,定有仙人此往还。”描述了一个幽古、典雅的世外桃源所在。全乡共有上庄、中村、石潭、尚山、岩头、李家塔、陈岩、晓云、东江、龙溪、尚岩12个行政村。特别是中村、李家塔和晓云,很能代表鹿亭的隽永诗意和深刻史脉。
中村
  中村位于鄞州与余姚的交界处,晓鹿大溪穿村而过,流入鄞州的皎口水库。村中房屋多为明清建筑,布局独具特色。市重点文保单位——白云桥和仙圣庙,坐落在该村的东北角上,与晓鹿大溪相互辉映。
 宋代明州文士楼钥诗说白云桥:“客路随云流水远,征舆坐与白云高。野溪清浅渡危桥,径策枯藤上紫霄。”白云桥位于鹿亭东1.5公里的中村,跨越晓鹿溪。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石桥则为清光绪十六年( 1890)重建。白云桥南通鄞州,北至余姚,为鄞州和余姚的界桥。桥长25.3米,原共有石阶96级,南边有48级,北边现尚存30级,其中18级在修筑公路时填没。满月形的桥孔直径12.65米,桥面下宽上窄,桥顶的宽度仅3.3米。登临白云桥,犹如上天梯。拱桥的桥面上有16根望柱,最高处的四根望柱上刻有两对雌雄狮子,桥身的东西两边各雕有两只镇水神兽,据传为龙九子之一的六子——蚣蝮(音读baxia,是古桥的守护神)。桥面两侧各有9块长2米的护拦,南边立有与拱桥连接20个蹬步石,这种山溪上特有的蹬步,不设桥板,春溪水涨之时,流水可从石步磴间漫流而过,行人也可借以踩石过河。桥东侧有一副桥联:“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画鄞余。”表明白云桥曾经是联通鄞县与余姚的交通要道。明代诗人王锡衮有诗赞道:“飞梯何经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横空贯索插云溪,补天镶地真奇绝。”白云桥精湛的工艺设计及其功用,足以明证鹿亭过往岁月里的喧闹与繁荣。
  在白云桥西北不足50米处,有一座庙,名为仙圣庙。仙圣庙内,有庙宇古戏台。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三年(1664)重建,康熙八年竣工。是宁波地区现存戏台中年代最早、技艺最精致的古戏台之一。庙坐东北,前后两进,五开间,两侧各有厢房三间,可凭栏观戏,中间为天井,腾空而起的古戏台与前间衔接,古戏台建筑结构繁复,装饰考究,设计造型别具一格,四根石柱支撑的戏台为歇山顶,飞檐翘角。戏台面宽4.67米,呈正方形,高6米,戏台顶部为斗横和翘昴,层层盘旋而上,内收成藻井,中心置—大铜镜,藻井四周雕有八个龙头和花篮,梁枋上龙凤花卉装饰。戏台上无论抒情高歌还是深沉低吟,穹顶铜镜和藻井四壁都能形成共鸣,出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戏台坐南朝北,与前殿明间相连,歇山飞檐。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阔4.6米,高7.8米。前柱为石质方柱,后柱系木质圆柱。石柱上镌有楹联,上联为“坎坎鼓,蹲蹲舞,千秋永歌圣德”,下联为“熙熙来,攘攘往,万民共被神恩”。藻井四周还雕塑八个龙头和花篮,梁枋上线刻龙凤花卉纹饰。整座戏台建筑结构繁复,装饰考究,设计造型别具一格。仙圣庙是余姚山区古代庙宇的杰作之一,其戏台建筑结构的出现,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们在综合应用各方面科学知识的杰出才能。
 晓云
  晓云曾又名晓岭。相传八仙中吕涧宾与张果老云游至此,拂晓时分见山间云雾缭绕,便取名为“晓云”。整个村庄被南北两面逶迤起伏的群山裹挟,一条宽阔的大溪由西而东贯穿其中,两旁民居粉墙黛瓦,依水傍山。晓云给世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淳朴、清芬,那样的娴静、安详,虽没名垂史册的宏大文脉,但有养在深闺无人识的那份神秘,以及一片风景这边独好的灵山秀水。
晓云人绝大部分姓褚。查阅余姚史志,对褚姓的记载颇少,只是一句”明清世居小岭(晓岭)等地,以垦荒谋生”。现在唯一可以追溯的似乎只有一座褚氏宗祠,供奉的是褚家先祖一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晓云另一处古迹,是一座建于清乾隆时期的大方桥,晓云人称洞桥,桥高三十余米,雄峻轩昂,古朴典雅,是四明山石拱桥中一朵别具一格的奇葩。
  晓云得天独厚的馈赠和本色,乃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对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城里人来说,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春天的晓云被烟雨浸润得格外清丽空灵,观青山苍器欲滴,岚烟缥缈,白雾如纱;听涧溪佩玉鸣鸾,莺鹂啁啾,婉转似歌。杏花细雨中,满眼望去,桃花粉烁,梨花絮白,层层梯田铺着灿灿油菜花,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暖风习习拂过,漫山遍野茶香兰馥,泥土和草木气息氤氲,和着野卉的芬芳,一股脑儿地扑鼻而来,令人赏心悦目,醉意陶然。夏天的晓云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休闲避暑的佳境。林木森森,野趣丛生,尽显“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的况味。而秋日的晓云,天高云淡,山野斑斓,层林尽染,畦头豆果饱满,田畈稻香阵阵,走近农舍,鸡鸭肥嫩,猪羊丰腴,不但是观赏秋景、作诗写生的好时节,更是品尝野味、体验农家乐的好去处。冬日的晓云,大雪漫舞,银装素裹,踏雪寻梅,追迹狩猎,别有一番风味。
 李家塔
  李家塔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犹如蒙着面纱的古典少女。“火着李家塔,赤裸拜菩萨。”最早听说李家塔恐怕就因这句老话吧。对这句老话,人们现在理解为山乡民间的一种唯物主义信念,深层含义是:“如果身处逆境,得靠自己解脱,不然会一无所有,神明也帮不了忙。”
  在李家塔村,李家塔板桥显然是最有名的。那是一座廊桥,横跨晓鹿溪支流北溪。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经800余年。桥北数步外,就是鹿亭经白鹿至大岚的公路,交通十分便捷。板桥全长27.5米,宽4.5米,建筑采用的是石墩屋盖式。
  整座桥只有一个桥墩,是由六根高近9米的大石条并列组成,顶端再用一根条石打横。为防止打滑、位移,又在横石上凿槽,把竖石上端做成榫头状,使之牢牢固定。桥墩与两岸之间平{甫直径尺余的原始大木作为桥板,盖上桥屋。桥屋共有十间,其中跨溪七间,贯通如长廊,两边又各有一间。长廊两侧设有长凳,供过往行人休息之用。桥北迎面挂着一块匾,上书“会龙桥”三字,应是当初给这座桥取的名字。
北堍有路直通桥底,溪水不大时,可以站在桥墩旁仰头观望,高高的石条,粗大的原木,给人以一种古朴、粗犷的感觉。而坐在上面的桥屋中,又会觉得如置身台亭楼阁,顿生典雅之情。上下之间好像有些不协调,却难以魅力,产生一种吸引力,必欲细细观赏。
这里原是交通要道,过桥往南通白鹿、大岚等地,还有有推测,这里是当年周围民物物交换场所。随着公路的修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龙桥渐渐失去了作用。现在,桥上行人稀少,南岸的道路也已芳草萋萋。从实用性一面来说,它的地位下降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的建筑风格,它百年来的风雨经历,能供现在人们去欣赏、去思考、去借鉴,那么它的历史地位是永远不会下降的。
这是余姚,鄞州交界处的一段奇美高山诗路。白云之下,溪随峰回,路因岩转,奇树佳木,满目葱郁。有双峰耸翠、晓岭凝烟、石笋参天、岩鱼戏水、九曲呼岭,七星名岩、洞桥石砌、三井天成等天然八景;有亭台、长廊、山居、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文景观,如白云桥、仙圣庙等,与自然山峦和山潭水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休,堪称山林设计的杰作。有最闲散、质朴、淡泊的民风,适合怀想皮日休“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等烂漫诗句。
                                                           
 
大隐探隐忆先贤
 ( 杨古城  曹厚德  鲍贤昌 )
  我们前去探胜之地,因曾有名人隐迹,故名“大隐”,1200年前的唐代诗人孟郊,写有《大隐咏》赞咏大隐的隐士:“古人留清风,千载遥赠君。破松见贞心,裂竹见直文。残月色不收,高贤德常新······”
大隐地处鄞、余、慈三县交界之处,今属余姚市,从宁波市区至该地,高速公路仅10分钟,公交车也不过半小时,它处在山水交融之中,风光旖旎,人杰地灵。
  最先隐迹于此的是2200年之前的夏黄公。据说夏黄公原姓崔,名广,字少通,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简称黄公。据晋·皇甫谧《高士传》载,夏黄公等四位德高望重的白首老人,也称“商山四皓”,因避秦虐政,隐入商山(今陕西省),以紫芝充饥。汉高祖称帝仍隐居不出。后来黄公来浙,隐居浙东大隐山,死后葬姚江畔,河姆渡原称黄墓渡,村边的桥称黄墓桥,山以有黄公墓而名黄墓山。
  登临高不过百米的江畔黄墓山,山岗平坦,形如覆船。明·黄宗羲《四明山志》记载:“其山带江,有覆船号,有大里黄公墓。”因“覆船”之名不吉,今已改称“福泉”,但黄公之墓早已无迹。清代王渥《大隐山即事》诗中道:“此亦四明真福地,当年曾隐夏黄公。凉生古井春波绿,秀拥层峦夕照红。”继黄公之后的又一位隐士是著名的孝子董黯。清代董秉纯有诗:“黄公栖隐处,孝子笋舆经,流水门前绿,高峰屋角青······”
  据《慈溪县志》记载,东汉延光三年(124)敕封为孝子的董黯,奉老母饮用大隐溪中水,隐迹溪畔寓亭,“母慈子孝”,溪名“慈溪”,并作为县名。至今这条源于四明,流向姚江的大隐溪,溪畔孝子遗迹虽已不存,但山清水碧依然。据近年测定,国家规定的60个水质指标全部都合格,已列入国家开发的优质水源,可见2000年前的董黯母子好饮大隐溪水绝非偶然。
  第三位隐居大隐的是晋代豪族、天文学家虞喜。我们在大隐镇南4公里处,云溪山中的虞家村探寻。这里山高林密,溪与云接,故名云溪。此处还居有虞氏后裔107户。据史书记载,东晋咸和五年(330),虞喜经多年研究观测,发现了天文中的“岁差”,认为第一年冬至的太阳在第二年的同时有一定的偏差。5年以后的他写成了天文著作《安天论》,晋成帝闻之,“三召而不就”,遁迹此山。我们虽然没有找到虞喜的遗迹,但他对中国天文学的贡献是永远受世人传诵的。
  隐在大隐的学者和教育家中,最著名的的是开创鄞慈四明学风的“庆历五先生”中的杨适和杜醇。
杨适,字安道,淳厚博学,号大隐先生,宋仁宗曾下诏求之而不出,后应明州太守敦聘而出山;杜醇,在大隐躬耕治学,王安石二聘始赴县学就教。清·全祖望在《庆历五先生书院记》中说:“吾乡杨、杜五先生者,骈集于百里之间,可谓极盛欤!”
  舒亶,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封龙图阁大学士。大隐镇北1公里的舒夹岙是他的故里,村中有80多户舒氏后裔居住,至今进士第、学士第、大夫第遗迹尚存,还保留《进士》、《承德堂》等古匾额。为了造福乡里,舒亶出资在大隐溪上造了一座学士桥,这座长达70米的12孔石砌平桥,经历代修缮,至今保护良好,已列入余姚市文保单位。
  大隐的第七位隐者是汪大猷,他是鄞西宋代汪氏“四大学士”之一。宋代绍兴十五年(1145)汪大猷举进士,后出使金国,曾知隆兴府,任江西安抚使等职。他“天性乐易,风骨自高”,去职居乡,埋骨故里。今大隐镇西3公里的下磨村自有他的墓道及墓前石羊、石虎、石马、石笋等,村外的金刚溪、万年桥和巨大的银杏树,据传都是汪大猷同时代的遗物。
  据清道光四年(1842)成书的《四明谈助》记载,大隐隐士还有唐代诗人林无隐、五代吴越国丞相林鼎,惜无遗迹可探。
  对隐于大隐的隐士,南宋学者王应麟在《四明七观》中称:“大隐之峰,名士杨适生焉,有大里黄公之高标,其人恬静而自珍;董子以孝行著,爱亲者式其仪型······”大隐山难以磨灭的人文历史,将与山水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