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申遗了 - 民俗民风 - 宁波水文化网


它山堰申遗了

发布日期:2015-05-11 15:47:37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张菁燕 整理
 
    2001年12月8日,宁波举办首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从而揭开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序幕。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中,“中国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其中“海上丝绸之路”宁波段的历史遗存丰富,有10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中包括它山堰遗产点。
    它山堰长134.4米,宽4.8米,堰面用长4到5米、宽0.5到1.4米、厚0.2到0.35米的条石砌筑,堰身中空,堰顶可以溢流。从鄞江镇西行到它山脚下,首先看到的是它的主体工程——横跨在清澈樟溪之上的一条拱形石坝。堰建成后,修建者考虑到大暴雨后泄洪能力不足,又在南塘河上分别建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以启闭蓄泄,成为一个引泄完整、滞蓄可靠的水利系统。据记载它山堰有石级36级。堰下水位落差很大,每逢大雨过后,上游山洪猛泄,洪水漫过堰面,气象万千。前人吟道:“十里犹闻震地雷,海神惊惧勒潮回”;“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足见泄洪景象之壮观。1982年6月,鄞县人民政府公布它山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它山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发展史上,它山堰为解决当时明州港码头问题,直到后来延伸到三江口码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据《鄞县水利志》、《四明谈助》和《四明水利备览》等史料记载,唐代王元暐建堰时,主要是出于阻咸和引流的考虑。从地质史上看,宁波在距今七千年左右海水逐渐退却后,首先脱离海水的山前一带成了湖泊沼泽环境,人类开始在依山傍水的滨海地带营居活动,再其后平原逐渐成陆,人居随之向平原发展。南朝前,宁波城周围尚是一片沼泽湿地,土地卤质未经改造。史载:四明山水“注入江,与海潮接,碱不可食,不可溉田”。特别是干旱的年份,咸潮可以上溯几十公里。所以宁波的农耕史从河姆渡时始就是一部与咸潮抗争的历史。直至1959年,在余姚江上建造了大闸,才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余姚江几十里之内俨然成为宽广的湖荡。
    宁波第一次设州治于三江口,为唐武德四年(621年)。其后两百年间,因咸潮与洪水交相侵袭,历经废止与进退;821年,明州州治从小溪镇移到三江口。真正奠定城市千年命运的,是唐代太和年间的鄮县令王元暐。唐代大和七年(833年),王元暐用传奇的鄞县它山石在鄞江章溪上筑坝,引樟溪水入南塘河,经洞桥、横涨、北渡、栎社、石碘、段塘,过南城甬水门,注入日、月两湖,作为城内居民饮涤和消防的淡水一资源;再出东门的水门,排入甬江。这道清凉的淡水,可以说是重塑鄞州、改写字波的大作,标志着字波新的生态文明的开始;是这道使漳溪涝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溪,旱时七分入溪、三分入江的智慧大坝,让宁波城站稳了在三江口繁衍生息的脚跟。这座改变它山的堰坝,改变了四明大地,完成了缔造宁波城市最为基础的一项工程,成为了中国文明史的重要标记。近年在上游修建了皎口水库,它山堰的功能蓄淡、灌溉作用已经被取代,但它山堰的“风华”犹存,至今仍是泄洪、阻咸的“主力军”。2009年莫拉克台风袭来,四明山来水的洪峰漫过了它山堰顶2米,到达到标志碑的顶端,最后,洪水还是从它山堰顺利排出去了,保住了鄞西农田。     
    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堰坝。它是典型的多效益水利工程,同时可以拒咸防潮,排水泄洪、灌溉鄞县东部七个乡。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由是溪江中分,咸卤不至,清甘之流,输贯诸港。入城市,绕村落.七乡之田,皆赖灌溉”, “民食之所资,官赋之所出,家饮清泉,舟通货物。公私所赖,其无穷”。而它同样也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重要纪元点,堰体向下游有五度的倾斜,提高了水平抗滑能力;堰体内筑有黏土夹砂层,提高了堰坝的防渗性;堰体纵截面采用梯形设计,更能抵抗江水的冲刷。清华学沈之良教授等人认为堰体倾斜度、黏土夹碎石层等技术为中国首创。鄞西地区群众为纪念王元暐,以及为造堰献身的十位工匠和历代修堰的官宦和士绅,千年以来延续着一年三期的它山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