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畔的“熊熊窑火” - 林士民 - 宁波水文化网


上林湖畔的“熊熊窑火”

发布日期:2016-10-18 14:22:54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72岁的考古学家林士民先生一生中经历过许多事情,有些早已淡忘了,但有一件事对他的触动似乎永远也抹不去,以至于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那是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洞开,国外的同行得以有机会亲临现场触摸中国文化。在蜂拥而至的外国人中,日本东洋陶瓷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三上次男曾先后4次到慈溪上林湖搞青瓷调查。他是一位青瓷研究专家。在上林湖,客人的一个个问题让陪同的林士民感受到了海外的研究视野。
  他们指着一处处撒满瓷片的山坡问道:“玉璧底碗与玉环底碗年代哪个早?”“晚唐器物的特点是什么?”“秘色瓷究竟是什么釉色?”……
  林士民哼哼哈哈。他说:“那次触动很大,当时确实知道得很肤浅。日本人对上林湖那么关注,还写了许多研究文章,而我是中国人,又守在这里,得天独厚,应该比他们知道得更细致、更深入。”
  在北宋后期官窑出现之前,越窑青瓷一直作为中国瓷器的主宰,统领瓷器行业达1000年之久。自汉代早期发明青瓷起,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唐宋达到高峰,主产地就在浙东宁绍地区。
  波光潋滟的上林湖,曾是一片平静的水面,是古代社会的需求和工匠们的巧手使这里喧嚣璀璨起来。历经10个世纪的光阴,青瓷的“霸主”地位不可撼摇,然而,终究又渐趋沉寂乃至于被人们遗忘。大起大落间,仿佛有一只巨手在翻覆摆弄,也只有那漫山遍野的瓷器碎片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仿佛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有人来重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送走一批批外国友人,林士民又悄然回到上林湖。他要仔细地摸一摸老祖宗留下的这一家底,睁大眼睛重新打量那青釉下的积淀,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余温尚存的窑火。
  一处处碎片、一个个蹊跷地势、一片片异样的泥土都没能逃过来访者的眼睛。采标本,记笔记,拍照片,识款式,画器形,从早到晚,他和一同调查的当地人员索性吃住在“工地”。一个多月下来,发现了几十座窑址,大大出乎他的预想。
  没多久,正赶上国家文物大普查,林先生又请来省考古所瓷器专家朱伯谦作指导。朱先生不顾年老体弱,和大家一道坚持同吃同住在上林湖。普查前后进行了3个多月,这次拉网式的过筛子,共发现确认124处越窑遗址,外加周围的杜湖、白洋湖等周边窑址,总共190多处,最早的是东汉窑址,有10余处,说明上林湖是中国最早烧造青瓷的地点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瓷都”。
  谈起窑址调查,林先生讲了个“‘国宝’坐拖拉机”的故事。
  一次,他陪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先铭先生到上林湖、东钱湖一带考察。那时条件不好,下去只能乘坐公交车。他们一行实地查看了好多窑址,又是拍照,又是记录,并采集到一批珍贵的标本。到忙完后天色已晚,一行人在路边等了半天,连公交车的影子都见不到了。情急之下,一位文保员找来一辆拖拉机,在上面摆上两把凳子,算是冯先生的座椅。大家将冯先生拉上车,拖拉机一路“蹦蹦”着,晃来晃去。林士民的心跟着悬到了嗓子眼儿,冯先生上了年纪,又是“国宝”级专家,万一出点事怎么办?“蹦蹦”了一个多小时后,拖拉机终于停在了市文管会门口,林士民那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至今,究竟去过多少次上林湖,林先生已记不清了。在他脑海中,那处“宝藏”曾集聚过成千上万的窑工,旺盛的窑火日夜不停地燃烧。令人期待的出窑时刻,精美绝伦的青瓷作品端出来,慰藉过多少操劳者的心灵。最后运到世界各地,又令多少人感到震撼心灵的美丽。就是这一汪特别的湖水,使林士民的学术研究泛起了波澜。
  上林湖之行没多久,林士民首篇关于越窑青瓷的文章发表在了《考古》杂志上。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成果不时公之于众,引起学界关注。而在此之前,人们只能见到少数几篇关于越窑的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