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为何没能建立三峡省? - 谷史 - 宁波水文化网


1986年,为何没能建立三峡省?

发布日期:2015-05-11 15:08:02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1986年,为何没能建立三峡省?
                                       张立先
    
    1983年 长办(原长江流域办公室)编制三峡可行性报告称:“三峡工程按正常蓄水位150米,坝顶高程175米设计。” “150方案”实际上是低坝方案,它的优点在于:总投资低,可以基本满足防洪要求。该方案可装机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677亿千瓦时,对解决华东华中地区2000年前后用电要求有重要作用。
“150方案”在1983年5月由国家计委组织审查,6月即上报国务院,后经长办、水电部组织专家再作论证和补充。修改后,国务院遂于1984年4月5日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方案。
   
                        中央决定成立三峡省
    为了搞好移民和规划、统筹三峡库区经济开发,中共中央原则批准三峡工程“150方案”后作出决定:筹建三峡特区,原则规定,三峡特区的区域范围限于与库区相关的县市;三峡特区行使省级职权,直属中央管辖。
与此相适应,国务院亦确定组建三峡工程建设的总甲方——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指定水电部副部长陈赓仪任主任。该筹建处于1984年12月在湖北宜昌市挂牌办公。国务院规定: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国务院的直属局,由国务院直接管辖。
该公司筹建处的职能是:组织三峡工程的各项科研活动,协调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做好三峡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铁道部宣布:开通北京至宜昌的直达列车。三峡特区地图,已经挂在了国家领导入的办公桌前。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取消设立“三峡特区”议案,决定成立三峡省,制定了改革一次性赔偿为开发型移民的方针来解决三峡库区艰巨的移民安置任务;从许多个候选人中“点将”确定: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牵头进行三峡省的筹备工作。
    三峡省的区域范围是:四川的涪陵、万县两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市、宜昌地区及原恩施地区的巴东县。省会设在宜昌市,全省总人口约1600万。
    三峡省委、省政府首脑,除李伯宁外,湖北、四川两省均委派两名副省长担任副手;三峡省人大、省政协也在组建班子。短短几个月时间,各局、办筹备组的负责人均欣然受命赶赴省会宜昌,宜昌地区和宜昌市机关亦抽调了部分工作人员到筹备组。
                
                 风云突变:“三峡热”再次降温
    就在三峡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开工准备,三峡省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时候,北京出现了新变化:
    先是重庆市建议改“150方案”为“180方案”的议案,直接捅到了中央;接着是全国政协副主席、93岁的孙越崎老人率众考察三峡,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标题就是结论的长篇调查报告《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跟着就是著名的三峡工程反对派代表人物李锐的专著《论三峡工程》,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再便是各式各样的座谈会、吹风会、辩论会,为数众多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反对上三峡工程,指责长办提出的、国务院已原则批准的“150方案”是“好大喜功”,是继葛洲坝工程之后的又一个全国最大的“钓鱼工程”。
    与此同时,海外舆论大哗。美国环境政策研究所布拉光韦尔特博士以《中国卷入大型水电和大坝的巨浪》为题,说中国在本世纪内将修建三峡电站,已向美有关部门寻求技术帮助,向世界银行贷款,说像这样突出发展水电,将重复美已犯过的错误,断言:中国如建设此大坝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毁坏文物古迹,造成巨大债务。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亦发表《中国人进行巨大的水利计划》的文章,对“150方案”评头品足;其它国家传媒对三峡之争亦大肆渲染;香港等地区的传媒,则着重报道有关三峡工程反对派意见和文章-……
    本来国务院原则批准的“150方案”,中央打算在修改补充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这一来,工作便无法进行了。中共中央决定放缓三峡工程建设步伐,以重新论证的最后结果促使持不同意见者明白真相,取得共识。
1986年3月31日,中顾委主任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先生。谈话中,傅朝枢向邓小平询问海外备受关注的三峡工程问题。邓小平神情严肃地望着傅,十分慎重地告诉他:“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三峡是不会草率从事的。”
这个讲话,迅速被传往海外。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就是被长办和三峡省筹备组有关人士戏称为“六月雪”的“15号文件”。
 
                撤销建省计划,改设国务院“三经办”
    困惑的李伯宁表示:“无论三峡工程的命运如何,我们都要将三峡的建设搞上去!我已向国务院请命,将三峡省筹备班子转为‘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不要行政级别,就干一件事——让三峡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于是,三峡省 筹备组撤销,大部 分人员“从哪里来仍回哪里去”。国务 院宣布成立“三峡地区经济开 发办公室”(简称“三经办”),委 任李伯宁为主任,负责指导和 协助川鄂两省进行三峡地区经 济开发和三峡库区移民试点工 作。三经办设在北京。为了工作顺利开展,三经办在宜昌市宝 塔河保留了一个办事机构—— 宜昌办事处。
    从此,宜昌与北京,北京与 川鄂两省,就三峡库区的经济 开发规划和移民试点工作紧密 联系,相互支持。伴随着三峡工 程长达3年的艰难论证,移民试点工作在整个库区逐步展开。
    开发型移民试点工作成效 显著。他们将国务院划拨的首 批移民试点经费2000万元,在 库区组织兴办了28个小厂,安 置农村移民劳动力2421人,取 得了宝贵的经验。此后,又相继 实施工厂拆迁试点,开荒兴建柑桔、茶叶、蚕桑地经济园等多种试点。
    中央对“开发型的移民试点”的成功经验评价甚高,决定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以期取得移民试点更为辉煌的成果!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议案。翌日,国务院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李鹏总理任主任,李伯宁任副主任,仍分管三峡库区移民工作。
                     (摘自《文史精华》2014年10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