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盖显圣灵应庙 - 鲍贤昌 - 宁波水文化网


鲍盖显圣灵应庙

发布日期:2015-01-30 12:42:35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早在一千三百余年前,当如今的三江口还是芦荡荒涂、渔舟唱晚之时,宁波城外30公里的四明山麓的句章县(县治即今鄞西鄞江镇),当时已是海陆商贾云集、八方集会之所。唐圣历二年(699),可就在三江口芦荡荒涂上,古明州建州之前,最早一座神庙——灵应庙,拨地而起,飞檐翘角金璧辉煌,巍然屹立。它比天封塔晚建三年,当时县治还在小溪,内外城尚未建立,灵桥更无踪影……
  南宋宝庆《四明志》载:“灵应庙,即鲍郎祠也,旧云永泰王庙,在州南二里半,祀晋惠济广灵王鲍盖”。鲍郎名盖,后汉鄮邑人,生晋泰始三年(267),永兴三年,任鄮县县吏,居高钱青山村(今鄞州东钱湖镇梅湖村)。鲍盖为官清正,两袖清风,除暴安良,保境安宁,深受老百姓爱戴。建兴四年(316),天闹灾荒,百姓流离失所,食树皮度日,正当危难之时,适逢鲍盖押粮船队在海上遇风浪,驶入鹿江暂避(今高钱),见途饿殍遍野,群众跪地求救。见此情景,鲍盖悲感交织,泪水纵横,毅然将所押粮食赈济灾民,由于难向官府交差,自己投江自尽,卒后百姓将其从鹿江上捞起来,葬于高钱下王鹿山。附近百姓为感其恩德,表彰英灵,鄞东鄞西一带纷纷立庙祀之。其中在其家乡青山建庙,以“青山”名之。传说山上盈产染料“青”草,为鲍郎神所化。农妇织布染色仍得其益。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统计,整个鄞县城乡有鲍盖庙达68座,约占全县庙宇的五分之一。其中尤以鹿山鲍盖墓周边的东钱湖、邱隘、东吴及宁波城厢等列庙祠数十座,左右前后绵旦百余里。自唐宋迄今,俎豆几历千载不衰,春秋祈祭声名盛于浙东。
  据成书于1828年的《四明谈助》卷二十二中记载:“鲍盖薨后30年后为神,仍以匡时济世爱民为怀。南朝梁大通间(527-529),有奴贼名益,倡诱群盗,号‘奴抄兵’,寇郡邑,官兵战而不胜。明州刺史萧诋得盖之助,将‘奴抄’歼灭于余姚,舟胶于江,众陷于淖,溃溃如醉,官军悉缚之。祇奏其异,武帝遗增大词宇。”唐圣历二年(699),县令柳惠古迁祠于县,建明州鲍君永泰王庙。宋·崇宁二年(1103),尚书丰稷奏:明州鲍君永泰王庙额,犯哲宗皇帝陵名,乞改名“灵应”。(《乾道图经》),俗称大庙(今宁波市镇明路仓桥头)。宋以来,盖屡封“忠嘉神圣惠济广灵王”(《延佑志》)。明·正统间,郡守郑珞新之。岁以九月十五日郡邑致祭(《闻志》)。
  鄞人张延章《宁波十二月竹枝祠》之九有:“九月城中菩萨忙,佽飞庙斗白龙王。尤推大庙最奇别,争窃胡须孵米缸”。传说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夜半三更,就有孩童在灵应庙争窃老爷胡须,偷去孵放在米缸里,米不生虫。天亮菩萨出殿,浩浩荡荡,呜锣开道,抬鲍盖神像,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巡游城区,队伍长达数里。所经小庙都要设祭迎拜,大街叠起八仙桌、陈设祭品,点燃香烛,待菩萨坐定,庙下百姓伏地跪拜,后一站接一站,由庙堡轮流抬神像巡视过境,场面热闹隆重,这就是所谓的“九月城中菩萨忙”。行庙会习俗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才结束。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灵应庙历一千三百余年风雨侵蚀,几经兴衰,现仅存留有宋明风韵摇摇欲坠的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正殿,仍折射出昔日雄伟壮丽的风姿,风雨飘摇中上檐出双昂的古建筑,似乎在诉说着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肃立庙前,浮想联翩,喜悲交织,灵应庙留给人们将是一个无限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