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怎么做? - 运河文化 - 宁波水文化网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怎么做?

发布日期:2020-04-16 09:47:52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4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厅长级领导张金强,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张佳,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澎,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处处长王均寅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已于2019年2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浙江省规划在内容上是如何与国家规划衔接的?
 
    我省的实施规划,主要是从规划理念、发展定位、空间格局、任务举措等四个方面做好与国家规划纲要的衔接。
一是在规划理念上,国家规划纲要和我省规划均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着重强调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发展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在发展定位上,国家规划纲要提出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三带”定位;我省规划则提出“五带”定位,即在文化遗产展示带、生态文明示范带、文化旅游精品带的基础上,增加了千年古道水运带、沿河开放利用带,既与国家规划纲要做好衔接,又突出了我省大运河保持航运水利功能的特点,以及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
三是在空间格局上,我省大运河沿线18个县(市、区)被纳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纳入县(市、区)数量位居沿线八省市第四位。在国家大运河文化带“一条主轴、五大片区、六大高地、多点联动”空间格局中,我省涉及“五大片区”中的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片区和浙东运河片区,划入“六大高地”中的吴越文化高地。我省规划“一廊、两片、多组团、多线路”空间格局,特别是江南运河文化发展片、浙东运河文化发展片的发展导向与国家规划保持一致。
四是在任务举措上,在国家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中,浙江元素得到很好的体现。我省规划在明确实施八大重点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城市建设导向,以及重点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项目、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防洪排涝重点工程、文化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等,为切实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提供载体和抓手。
 
省委宣传部在牵头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近年来,省委宣传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参与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大运河文化带浙江建设规划》。牵头起草的《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突出强调了大运河(浙江)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深化大运河文化的学术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大运河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推出《中国大运河开凿史》《浙东运河史》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三是挖掘弘扬大运河文化。组织文化工作者赴运河沿线采风,推出舞剧《遇见大运河》等一批文艺精品。举办中国(杭州)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培育打造像余杭艺尚小镇、杭州运河广告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组织成立大运河(浙江段)剧院联盟。四是加强宣传推介。推进大运河文化“走出去”,在浙江日报海外版、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浙江英文网等媒体上开设了大运河文化专题专栏。
接下来,省委宣传部将继续在以下5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深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正式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运河文化研究。确定一批重点选题,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同时策划打造运河文化精品。将运河文化精品创作纳入全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形成一批介绍运河文化的图书、影视剧目和品牌活动。三是强化运河沿线文化产业支撑。推动大运河(浙江)文化带和之江文化产业带联动发展,提升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创意街区发展层次,推进运河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推进大运河沿线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做好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串珠成链,形成运河文化黄金旅游线路。加快推进数字运河建设,加强运河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五是引导公众参与运河保护。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的自觉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良好氛围。
 
大运河沿线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方面将会有哪些举措助力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
 
按照实施规划的要求和前期的工作部署,下一步省文旅厅重点在十个方面围绕着主题开展大运河文化和旅游的建设工作:
一是开展一次全面的文旅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制定分级保护利用标准和具体方案,真正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提炼一组优质的文化基因。围绕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要素、制度规范要素4个维度,提炼大运河优秀文化基因,并将其融入旅游项目建设,融进艺术作品创作。
三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王”理念,重点谋划一批运河文旅大项目、好项目。
四是提升一批运河古镇。以镇为珠、以河为线,集中精力重点培育打造乌镇、南浔、西塘、安昌、慈城等一批运河古镇、运河名镇、运河重镇。
五是打造一组文艺作品。围绕大运河,创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运河实景演艺产品,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音乐、戏曲等艺术作品。
六是拍摄一部宣传片。推出一部高档次、高品位的宣传片,借助各类媒体进行推广。
七是举办一组节庆活动。打响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大运河庙会、乌镇戏剧节等活动,成为主题宣传有效载体。
八是串连一批线路。谋划研究通江达海,开通运河-钱塘江等跨区域水上游线,实现串珠成链。
九是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加大沿线的文旅企业扶持力度,成为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的生力军。
十是建立一项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考核四个体系,形成推进合力。
 
自然资源部门正着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更要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那么针对《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你们将如何保障实施呢?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为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根据省自然资源厅职责,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规划对接
一是省级层面对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编制的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浙江省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两个规划要积极做好对接,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和对保护类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把《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有关内容纳入“一张图”。二是市县层面对接,五个市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统筹和综合平衡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的空间需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要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做好空间管控
为贯彻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加强大运河生态空间管控,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组织编制浙江省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通则,并组建了编制工作专班,由厅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大运河沿线5个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纳入成员单位。
浙江省大运河核心监控区是指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主河道两岸2000 米以内的核心区。目前省自然资源厅正在收集、梳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划,分析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空间管控规则及产业、人口、水环境、景观风貌、城镇发展等现状,将结合有关规划细化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空间管控分区,制定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历史风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空间准入正负面清单、国土空间用途转换与退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管制内容的国土空间管控通则,明确沿线各地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和专项规划编制传导要求。5月底前将完成初稿。
三、做好实施保障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的用地保障由省、市、县三级统筹,省自然资源厅将积极支持,保障大运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省以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里应保尽保。
同时,围绕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大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