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宁波段):天工人巧 - 运河文化 - 宁波水文化网


大运河(宁波段):天工人巧

发布日期:2020-01-06 15:15:52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它,穿越数千年历史,是流动的文化长廊;它,突破限制沟通南北,是活跃的水上动脉;它,连接江河湖海,是呼吸的黄金水道。中国大运河,这个承载着伟大抱负的超级工程,为中华文明带来了什么?大运河的繁荣带动了沿线城市的起飞,宁波余姚就是其中之一。正所谓“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大运河如何成就余姚的繁华?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本期《文化浙江大讲堂》为您讲述《大运河(宁波段):天工人巧》
      沿浙东运河一路向东,经过绍兴上虞后,就进入了宁波余姚界内。与浙东运河西端及京杭运河基本由人工挖掘不同,浙东运河余姚段充分利用了姚江这条天然河道以及平原水网,将天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相互结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创的运河水网,堪称“天工人巧”。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了虞余运河余姚段。
 
      虞余运河余姚段分布着斗门老闸、斗门新闸、西横河闸等水利航运设施,统称为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这些水利设施在空间上东西呼应,发挥了航运、节制的作用,成为沟通曹娥江与姚江之间的重要枢纽;在时间上,它们也反映了从宋元以来,这段运河上水利航运设施技术的演进过程,为运河发展、变迁提供了一个截面。
     除了虞余运河余姚段,中国大运河遗产还包括了余姚另一个重要的河段——慈江。姚江是孕育余姚的母亲河,但姚江受到海潮影响,面阔浪急,对船只航行产生了不小的威胁。南宋时期,余姚开挖慈江到刹子港的河段,由此减小了潮汐对航运的影响。而作为慈江与姚江的交汇处,丈亭镇则承载着特别的历史记忆。
 
      姚江以前是潮汐河,到丈亭镇的位置江面已经扩展到两百多米,风大浪急,所以古代的航船行驶到这里,一定要“候潮而行”,陆游的《发丈亭》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参差邻舫一时发,卧听满江柔橹声。”
     余姚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始设余姚县,因余姚境内有山名为句余,又有江称姚江,于是合山水之名,称作余姚。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作为浙东要冲,唐宋以来,余姚一直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加上运河的影响,商业发展成为必然。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上林湖就位于余姚城东20多公里处,瓷器出炉上船,第一站便是运往余姚,之后或向西溯运河而上,进贡朝廷、销往内地,或向东进入宁波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商贾辐辏余姚,工商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余姚也因此成为东南重镇。此外,人口的变化也反映了余姚的繁荣,南宋嘉泰元年,余姚县城人口达30883户,而到了元至正二十七年,人口已经上升到了43847户。余姚也因此在元代升县为州,称余姚州。
 
     运河“因运而河”,和平年间,运河“运粮、运水、运人”,给余姚带来了商贸经济上的繁荣,但同时,运河具备的军事功能,也在战乱时期给余姚人民带来了伤痛。南宋建炎年间,赵构沿着大运河经余姚逃向海上,金兵因抓不到赵构,就把余姚的德惠桥烧毁了。南宋末年,张世杰经过余姚,为了防止蒙古兵的追击,再次将德惠桥烧毁。而到了明嘉靖年间,倭寇经常沿着姚江而上,对余姚的老百姓们造成了不少的威胁。
 
     德惠桥是通济桥的前身,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一开始,德惠桥是一座木桥,但屡建屡毁,一直到元代它被正式改建成为石拱桥,并改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刚刚建成时,人们形容它“海舶过而风帆不解”,由于当时浙东地区还没有出现如此高大的石拱桥,所以通济桥也被称为“浙东第一桥”。2019年10月,通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 一水中流,两城相峙  
 
     如今,通济桥与舜江楼已然成为余姚的文化符号。但与一般桥梁不同,通济桥不仅仅连接了姚江两岸,更沟通了两座城池。通常情况下,封建时代只有京城才可以构筑多座城池,但余姚作为一座县城,却有江北旧城和江南新城两座。其中,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当时东吴大将朱然被委派至余姚担任余姚长,他就沿着姚江建立了城池。到元代末年,方国珍占据浙东后,又对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最终将龙泉山包括在内。而南城建于明嘉靖年间,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的骚扰。
 
     自从江南新城筑成后,余姚双城南北对峙,化身浙东屏障,四邻有警,恃而无恐。每当倭寇来犯,两城军民上城防守,夹击姚江中的敌人,阻止倭寇沿江西进,保障了姚江两岸百姓的安全。今天,我们漫步余姚,仍能见到较为完整的“一水两城”格局,也就是姚江运河一水中流,南北两城相对而兴。
加载中... 我心光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姚江氤氲,古迹悠悠,两岸风光旖旎不仅得水光浸润,更得历史人文滋养。余姚自古以来人多地少,老百姓只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他的《夜航船》的序言中写道:“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余姚科举文化最发达的时期是明代,整个明代余姚一共有三百八十八个进士,其中三个状元、四个榜眼、两个探花。此外在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中,余姚人占据两席,其一为黄宗羲,另外一位就是王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 “心即理”的思想,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岁月变迁,运河在余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给余姚人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灿烂。近代铁路兴起后,大运河在经济生产方面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当下,污染小、占地少、节约能源的内河运输,对于浙东区域综合运输网络的构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1959年,姚江大闸落成,姚江航船从此告别潮汐的限制。2000年10月以后,杭甬运河杭州段、宁波段改造工程相继破土动工。按照四级航道标准,改造后的杭甬运河通航吨位达到500吨级,成为整个京杭运河现代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曾见证历史的波澜壮阔,也经历过默默无闻的岁月,但在人的保护和利用下,它至今依然坚挺地“活着”。那么当下,大运河畔的人们又会在这个“活态线性文化遗产”边留下怎样的故事?对于宁波来说,或许就是继续“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书藏古今,港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