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复元论文、记忆两题:(记忆:它山堰与它山堰灌区) - 运河文化 - 宁波水文化网


缪复元论文、记忆两题:(记忆:它山堰与它山堰灌区)

发布日期:2015-10-09 09:36:18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缪复元简介:
  1936年10月出生,鄞州人,高级水利工程师。曾担任鄞县水利局三防办主任、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委员。主编《鄞县水利志》,《皎口水库志》、《鄞州水利志》,参与《鄞县志》、《鄞州区志》编撰。长期注重水利史、志、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汛防旱调度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有5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当代科教论文选》及中共中央党
  它山堰正在向联合国灌溉排水委员会申报世界灌排工程遗产。它山水利为何能立千余年而不废,且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齐名,引起世人的关注呢?大家知道,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都兴建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且都是倾国家之力的大工程,曾为秦国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立下大功。它们比它山堰兴建要早一千多年。而它山堰只是地方工程,灌溉面积也大大少于都江堰和郑国渠。那么它山堰有什么魅力能与上述三大工程齐驾并驱,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今人广称之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呢?本文想从它山堰的规划、工程结构、配套,水源、灌区等作一介绍,并与上述三大工程作一简单的异同比较,以供读者研究参考。
 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中,都江堰、郑国渠、它山堰以引水灌溉为主,灵渠以通航漕运为主,灌溉面积较少。所以下面主要是三大工程的比较。
 
1. 地理环境与工程特色
  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为国家大型水利工程,以灌溉为主要目的,灌区面积265万亩,今已扩大至1100万亩。郑国渠位于黄河中游汉文化区的泾渭平原,也是国家大型工程,灌溉面积4万余顷,上世纪30年代李仪祉先生创建泾渭渠大型灌溉工程后为75.7万亩,今已扩大至135万多亩。特点:淤灌,功能灌溉、洗咸改土、肥田。 灵渠是一条人工运河,其主要功能是通航运输,但也带来了沿渠两岸农田的灌溉效益。至建国前,在南北渠中共建堰坝35座,最大自流和提水灌溉总面积8954亩。建国后,在灵渠已失掉航运作用情况下,于1952年起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修复,至1955年灌溉面积为11554亩。后几年修建了多座水库,至今灌溉面积扩大到4万余亩,并为工业提供部分水量。 三个工程都修建于我国封建时代早期,都地处內陸平原地区,在稳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它山堰则位于浙东越文化区,修建于我国封建时代中期,作为地方工程,规模中等,地处浙东沿海。特点:阻咸、蓄淡、引水。功用:灌溉、城市用水、通航。
  水利是人类向自然斗争的最早举措之一。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都是引水灌溉工程,在水利工程分类型上属同一类型。但因地理环境不同,工程设置与功能也有差异。都江堰、郑国渠,都是无坝引水,即大江中无涌水建筑物。它山堰是有坝引水,其功能不但是引水,而且要阻断鄞江潮汐江河上溯的咸汐。与郑国渠相比因盐碱的成因不同,故解决的方法也不同,郑国渠采用淤灌方法,利用泾河的水,沙,且灌且淤改变盐渍土壤;它山堰采用筑大堰蓄淡拒咸的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工程的各自特色。在功能上,都江堰、郑国渠都是引水灌溉。它山堰除解决鄞西平原灌溉外,另一重要功能是城市供水,促进了宁波城市的发展。同时还承担河网通航,沟通城乡、乡村之间航运往来,这又具备了灵渠的功能。
    关于防洪问题:对于引水工程来说,主要功能是引水,防洪仅是自身工程安全保障,或为下游减少因建造引水工程而带来的洪水灾害,所采取的减洪措施,并不是工程主要目的。所以工程建成后,将上游来的洪水进行分成排泄,如都江堰内外江的四六分水、它山堰的三七分水、灵渠的天平分水等。
 
 2. 渠首工程结构
  渠首工程指引水口附近各项配套工程。都是经历代配套逐渐完善的。
都江堰:无坝引水, 由分水魚嘴、飞沙堰、宝瓶口与离堆组成,上世纪70年代在渠首建成的外江枢纽闸,改变了两千多年来内外江河口用杩槎调流的方式。
  分水魚嘴:魚嘴是都江堰主体工程之一,是将岷江分成内外两江的分水工程,“分四六,平潦旱”,起着控制水量的作用。当时选择了恰当的位置,不仅可分流分沙,而且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性,能按不同季节的来水和用水情况自动改变分流比,以适应灌溉防洪需要。 魚嘴是一条分水坝,也称堰,当初是用竹笼卵石堆叠而成的。
  飞沙堰:飞沙堰唐代称“侍郎堰”,距魚嘴670米,堰身沿内江水流方向长240米,比内江河床高2米的旁侧溢流堰。堰体古代用竹笼卵石垒砌;明代堰面砌龟背海漫石三层;清末用竹笼纵横垒砌,其间贯以梅花桩。清代曾砌以巨石,涂以油灰,但次年即被洪水冲毁。目前,飞沙堰采用浆砌大卵石护面,堰面沿水流方向长120米。飞沙堰作用有二:一是溢流泄洪,二是排沙。
  宝瓶口与离堆:宝瓶口在玉垒山与离堆之间,是人工凿开玉垒山嘴而形成的一个梯形引水口,离堆是宝瓶口右侧的一个大堆岩,与宝瓶口平行的侧面垂直于内江来水,距上游魚嘴1020米。其作用有二:一是引水供下游灌溉、漂木、城市供水;二是与飞沙堰、人字堤联合运用,有限制内江洪水过多进入成都平原的作用。
  外江闸:这是上世纪70年代新建工程。都江堰原为无坝引水工程,靠魚嘴分水引流,遇枯水季节,常引不足需要的水量,所以要靠外江口临时下杩槎调节入内江的流量。但洪水时杩槎就会被冲毁,洪水退后又要重下,而下杩槎工程又十分繁重,所以用现代科学技术修建一座节制分水闸是十分必要 。外江闸全长104.4米,分8孔,每孔净宽12米,改善了分流、分沙、漂木的条件。而最重要功能是方便内外江灌区水量的调控,使内江每年可多引10亿多立方米岷江之水,更好地满足下游灌区用水。
  郑国渠:无坝引水,渠首自中山西邸瓠口土岸上开口引水,渠口有二处,一处距今泾惠进水闸约4850米,另一处在其下游100米处。从文献记载来看,渠首为无坝引洪灌溉。引泾渠口的使用有效期只有150年左右,最长也只有200年左右。西汉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已将渠口上移2700多步(约1200米),另建白渠亦是无坝引洪灌溉渠道。因河道刷深引不上水,渠口继续向上游移动。唐代引泾渠道称郑白渠,渠口约在汉代白渠与宋代丰利渠之间。唐代郑白渠渠首已建有大坝,可抬高水位引水,是一座拦河砌石坝,渠首还设立一座6孔闸门,称为“洪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低坝引水枢纽,所以唐代的郑白渠能发挥长久的效益。后历代都有维修和更新。现在的泾惠渠灌区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中前期,由李仪祉先生创建。
  灵渠:灵渠工程枢纽及渠系,均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北部抵御匈奴侵扰,南方要统一岭南。由于在进军岭南途中要经过崎岖不平的湘桂丛山地带,军粮运输存在很大困难,秦始皇(前219)决定:“使监禄凿渠运粮”(《史记.主父偃传》),此渠就在秦将史禄(史禄又称监禄)主持下,在兴安开凿的灵渠,从而沟通了湘、漓二水,亦即打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由于沟通了两大水系,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
灵渠在历史上曾多遭不同程度水毀,现在的主要设施包括:分水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道和船闸斗门四部分。       
  铧嘴:灵渠的铧嘴类似都江堰的鱼嘴,以及近代它山堰的分水龙舌。位于大小天平接合处上游的顶端工程,是灵渠渠首结构要素之一。铧嘴是一道分水砌石坝,将湘水一分为二,引入南北二渠。
大小天平:相当今日水工建筑物中的一座重力式砌石溢流坝,其作用是拦河蓄水,抬高河水位,导湘江上游来水入南北渠。小天平导向南渠进水口,大天平导向北渠进水口,由于二坝长度及引水流量不同,故有大、小之称。大小天平兼作泄水建筑物用。汛期多余洪水可从大小天平顶部宣泄,起着水量平衡的作用,天平即“水量平衡”的意思。
  它山堰:它山堰为有坝引水,即在大江(旧称大溪)上建筑堰坝雍高水位。大江中筑坝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它山堰兴建于唐太和七年(833),鄮县令山东琅琊人王元暐为整治鄞江上游水旱灾害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它山堰“工程巨大,构筑壮观,堰低昂适宜,广狹中度,精致牢密,功侔鬼神”。渠首工程经历代配套,由它山本堰、回沙闸、官塘光溪桥、洪水湾塘及上世纪80年代洪水湾排洪枢纽组成,形成完整的水利系统。
  它山本堰:是它山水利的主体,修建在四明山出口与平原交界的鄞江之上,功能是涌高水位引流、阻咸。建堰后已历近1200年而不毁,与都江堰累修累圯,及郑国渠进水口150年左右就要向上游移址重开、灵渠之多次水毁相比,实乃建筑史上之奇迹。它山堰立千余年而不废,原理有三:其一,它山堰建筑材料为就地开采的巨型条石,长2--3米,宽0.5--0.8米,厚0.20--0.30米,每块条石自重800--1200公斤,将条石整齐排列砌成一个整体,能自重稳定,即现代水工学所称的重力坝。其二,坝轴线向上游凸出6度弧度,使坝体向绛山、它山山脊分力,起到拱坝的作用,并能对上游洪水起导向功能,使坝体更加牢固。其三,坝基础无桩,施工时在清理河床表层松散沙卵石至基岩层后,挖成向上游倾斜8—10度的斜坡面,提高稳定力。唐堰堰面宽4米,高3.5米,堰面高程2.4米,然后向两端逐渐变薄至1.8—2.0米,砌石厚度以每层0.15—0.2米估计,应为17—23级与《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的上、下各36级有差距。上述三项工程技术措施,完全符合现代水工科学原理。千余年来,它山堰遭遇过上百次大洪水,堰顶过水最高达5米以上(“5612”、“6312”、“9216”风暴期,都达4.5米以上。辛酉洪水接近5米),但它山堰却巍然不动,固若金湯。
  它山堰建成后,又经几次加高。其中宋建隆年间(962年左右)明州节度使钱亿,建中靖国、崇宁年间(1101---1106)鄞令龚行修,宋南渡后(1130年左右)当地富民周四耆者,明嘉靖十五年(1536)县令沈继美等,都因堰上沙淤,水不入渠等原因先后对它山堰顶进行加高,加高总数为0.75米,即今看到的上部堰体。加高部分堰体向上游延伸约2米,下游部分堆叠在原堰体上,上游部分在河滩砂卵石上,为防不均匀沉陷和上部堰体防渗漏需要,打入短桩,并用黄泥三合土回填,堰前用石板置立堰口,二块石板之间再用方石柱加固以保护堰体。
  它山堰在施工导流、导洪规置方面也十分先进。施工时,先疏浚北山古港(原水道)导引溪流,后在上游的北山古港入口处(今钟家潭附近),筑竹笼卵石围堰,将上游来水导入北山古港,经光溪向下游排泄,使它山堰施工处断水,易于施工操作。这在当时无抽水设备排水困难情况下,是十分大胆且重要的施工措施。在水流调节上採取三七分水,由堰顶高程控制。即:大洪水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小洪水则三分入江七分入河。使鄞西平原洪涝、干旱得到合理调蓄。
  回沙闸:回沙闸是建筑在它山堰引水河渠上的一座3孔闸,距堰约150米处,此闸至今尚存四根石柱,西首第二柱镌有“则水尺”三字及尺度。第三柱有“回沙闸”三字。唐代它山堰上游环境良好,“巨木高森,沿溪平地,竹木蔚然茂密,虽遇暴水湍激,沙土为木根盘固,流下不多,所淤亦少,开淘良易”(《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淘沙》)。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由于四明山区日益开发,沿溪竹木的大量砍伐,“致使浮沙随流而下,淤塞溪流”。其时对泥砂淤积采取对策主要有三,一是淘沙;二是补堰增高;三是建回沙闸。回沙闸于宋淳祐二年(1242)知府陈恺所建。是年,因它山堰水土流失,溪流改道,淤塞,堰上沙没殆尽,水流入江多、入港少。”溪流几断,于是井皆汲卤,苦竭泽”。恺先使人疏浚,并亲往视之曰:“岸之防固未易图,而浚治之繁,其可无简要之策,与其浚于既积,不若遏于未至。水轻清居上,沙重浊居下,宜闸以止水,水平则启,通道如故。沙聚于外则去多易”(宋.林元晋《回沙闸记》)。乃亲度地形,选址建造回沙闸于此。建闸后,以淘沙田之岁收雇人淘浚。此后,清淤时只需在闸外淤积处清理,不需在长达数里的内港清淤,省钱、省力。回沙闸的回沙原理是符合现代水利学、流沙学原理的。回沙闸“则水尺”是宁波最早水则,用的是宋尺,其科学程度据当时全国领先地位。
  官塘及光溪桥:官塘在光溪河上,距它山堰下游约一千米左右,为一条角尺型、用大条石砌筑、能溢洪水的石塘,俗称官池墩,其左侧连接光溪桥。塘南北走向长80米左右,东西向连接光溪桥段约40米左右,全长120余米,面宽3.5米,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民国10年(1921)重修。正常来水出光溪桥,洪水时能漫塘顶溢流而过。官塘的功能及科技含量不遜于它山本堰。它山堰建成后,因堰上淤塞,后人作了多次加高,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它山堰实际堰顶,比原唐堰顶已加高了0.75米。這既违反了“深淘滩、低筑堰”的溪河引水原则,而且破坏了王元暐筑它山堰时三七分水的规置,因而加重了下游鄞西平原洪水灾害。明嘉靖三年(1524)筹建官塘工程时,为提高它山本堰排洪能力,恢复三七分水功能,将塘顶高程确定高于它山堰顶约尺余,洪水时加上洪水涌高,能加大它山本堰排洪量。其二,此时的它山堰主流已改道,水流已经从北山古港入光溪进入南塘河,回沙闸功能已废。樟溪上游下来的沙卵石直入光溪、小溪港、南塘河,淤塞溪河。官塘建成后将来沙拦淤在塘上,易于清理。其三,官塘建成角尺型,自南北弧向东与光溪桥连接,其作用有二,一是平时将主流导向北岸,提高小溪港引水入鄞西平原能力,小溪港是它山堰下第一条引向鄞西平原的河渠。二是角尺型的东西段近40米塘体,,保护了光溪桥南桥基的安全。其四,通过官塘、光溪桥构通了南北交通。官塘历近500年,每年要经受数次洪水溢流,塘顶超4米的大洪水也有数十次。但官塘、光溪桥却巍然不动,这又是一个巧夺天工的杰作。可惜上世纪80年代初官塘被拆,建造大桥,从此生态和渠首水道遭到巨大破坏。
  洪水湾塘:洪水湾塘在镇东,官塘以下约里许。也是它山堰重要配套工程。此地地势险要,外泄江潮内攻塘、为阻隔江河之巨防。耆老相传,旧时于此置三碶,近缘屡经洪水,江流冲入渐与港通,恐日后为江水冲开溪流顿泄,宜作堤岸。宋淳祐三年(1243)秋,连经大风水,冲坏江堤,溪流走泄。光溪人魏岘闻于府黄大卿,并委筑治,筑成一条堤高二丈,阔一丈二尺、长十二丈的堤坝。宝祐中(1255年左右),知府吴潜就其地置三坝,一频江、一频河、一介其中,后中外二坝毀垫于江中,只有存濒河一坝。当时筑坝目的只为阻隔江河,没有其它意义,构筑简单,但往往因洪水过坝而冲毁。后历经改建,特别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咸丰七年(1857),民国13年(1924)重修增筑。塘体用巨型条石砌筑,堰顶与它山堰、官塘一样,可以溢洪过水、并具有二级消能的溢流坝,其功能也从单一阻咸引流到能二次分洪的作用.。洪水湾塘分大塘、小塘两条,大塘旧长105.6米,1924年重修后为320米(现在大部分已成了固岸河堤),小塘长10余米。其功能原理是:当它山堰泄洪后余水下泄到洪水湾时,因受沙墩(回澜沙墩)阻挡,溪道从原近80米宽在这里缩狹至不到20米,水位骤然提高,大量洪水,从洪水湾大塘溢出,余水从回澜桥回流至小塘处再分流一次。这样通过它山堰、洪水湾二次分洪后,进入南塘河洪水已较少了,减轻了下游洪水压力。
  洪水湾排洪枢纽:洪水湾排洪枢纽工程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洪水湾塘拆除后的原址建设而成。鉴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官塘被拆,水利环境破坏失衡。洪水湾河段違章侵占水面建厂造房,严重阻塞行洪通道,使洪水入河多入江少,加重了下游洪水灾害。为改善排洪条件,恢复鄞江上游三七分水的历史原状,鄞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它山堰渠首工程进行全面整治改造。除它山本堰全面整修加固及江河疏拓外,洪水湾排洪枢纽是这次整治的重点,由排洪闸、活动节制堰、多功能三通闸等组成。
洪水湾排洪闸:5孔,每孔净宽5米。闸室3层,最大排泄流量275立方米每秒,在同频率洪水时,排泄能力比原洪水湾塘顶,过水流量增大一倍以上。
 洪水湾节制闸:是一座活动节制闸,设自动翻板闸门四扇。位于排洪闸东北侧,横跨光溪干流之上,能部分替代官塘的作用。其功能有二,一是,雍高闸前洪水位,提高它山堰及洪水湾闸排洪能力,阻止洪水向下游鄞西平原下泄。当超过设计洪水频率时,闸门自动倾倒分流进入南塘河、鄞西河网,由下游水闸分散排泄。二是,平时可提高闸前水位,提高小溪港引水。
  多功能三通闸:三通闸为上下两座引水闸,一座通向外江,上下引水节制闸距离90米,两闸孔径均为8米。通向外江的纳淡排水闸,孔径6米。其功能有四:其一,两座节制闸最大过水能力60立方米每秒,平时引径流或皎口水库向灌区供水,洪水时可分流一部分。通江闸最大过闸流量3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可补充泄洪。其二,过船,原设计能过20吨船舶,沟通光溪与南塘河、内河与外江水道。其三,纳淡,旱期利用鄞江涨潮,可纳江中淡水入内河,补充鄞西水资源。其四,经节制闸活动堰控制,使上游官池、光溪河段能蓄水5万立方米左右,利于居民用水和改善水环境。
  通过这次整修,使千年它山堰更加牢固安全。并对洪水湾排洪闸下游及小岩山三江口,作拓宽整治后加大行洪能力。这次渠首整治是历代最大一次整治,使千年四明它山水利,出现一次大的升华。
 
3. 渠道及下游配套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它山堰下游灌区配套工程的设置各有不同。郑国渠为渠道引水、自流灌溉,工程最巨。都江堰及它山堰为河渠引水,提水灌溉。灵渠为斗门放水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但它山堰地处沿海,江、河配套工程复杂,內容繁多是内地灌区所不具备的。
  郑国渠干渠自西引泾水,到东注洛水,长300余里。建在二级阶地最高线上,灌排分开,保证了灌区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干渠与冶谷河、清谷河,浊谷河、漆沮水交会时,分别采用“绝”、“注”、“合”等技术措施解决。 当时或已采取了原始“立交”技术,即《水经.渭水注》记述的那种“飞渠”技术,“飞渠”实际上是一种立交技术,在河上架渠道(渡漕)过河。郑国渠支渠布置不清楚,灌溉方式为引洪淤灌。汉代白渠上游段与郑国渠为同一线,郑国渠南,有二条支渠。唐代郑白渠分三条支渠,即太白、中白和南白,故也称三白渠。宝历元年(825)陵县令刘仁师,在中白渠上修筑彭城堰,堰下修中南、高望、偶南三条支渠,合称彭城四渠。彭城堰可进行分水、配水工作。三白渠灌区共设斗门一百多座,制订了严格的灌溉管理制度。唐以后泾渠灌区大支渠布局无大的变化。
  都江堰由河渠引水。老灌区原有干渠8条:内江宝瓶口以下有走马河、柏条河和蒲阳河三条干渠,外江左岸有江安河、杨柳河两条干渠,右岸有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三条干渠。建国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工业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原来的渠首工程和渠系布置,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渠首工程改建外,对内外江干渠也作了调整。在河渠分水口修建了控制建筑物,对紊乱的旧渠系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改建。
  灵渠分南北二渠。南渠在湘江南面,沟通湘江与漓江小支流始安水,把湘江之水引入漓江,全长33.15千米,。北渠在湘江北岸,全长3.25千米,迂回曲折通向湘江下游。
  它山堰为河渠引水,输水干渠南塘河,布局于鄞江北岸,与鄞江、奉化江大体呈平行状态。它山堰水引入南塘河后,由南北支渠沟通中塘河、西塘河两条干渠,并由支渠脉络鄞西平原。向南塘河引水的南北向支渠,自上至下主要为小溪港、里龙港(惠明港)、野猫洞港、王子汇江、照天港、西洋港、风棚碶河、车河耷港、段塘河等10余条,灌溉农田24万亩(下节有专述)。另一路经南塘河输水,由南门入城,潴蓄日、月二湖,再由城市河网脉络各居民区,供居民用水和舟航。作为明州城主要供水源,它山堰引水,改善城市供水和水上航运条件,促进了明州城市的发展。

南塘河作为引水干渠,又与鄞江、奉化江平行,配套了大量江河工程 。
  置三碶(堨):这是灌区最早配套工程。王元玮筑它山堰后,虽有三七分水规置,但虑及暴流之无所泄,遂建三堨,即乌金、积渎、行春三碶。此三碶,碶底较高,不像现代深孔水闸。它的碶底略低于河道常水位一二尺,用木板叠门控制,视水位调节需要,放置闸门,以启闭蓄泄。涝则酾暴流而出江,旱则取淡潮以入河,平时则为河江之积,“耆老谓,侯自堰口浮三瓢(俗称木鹅)听其所至而立焉”。乌金碶,又称上水碶,距堰7.5千米,积渎碶在乌金碶以下1.5千米,亦称下水碶。最下游为行春碶,一名石碶,距堰18千米。三碶皆随地之宜而为之节耳。其中乌金碶久废,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重建,建国后改建。积渎碶废,留有遗迹可凭吊,其上下游引河填废建房。行春碶1962年原址重建,2006年易地重建,规模扩大。
  风棚碶:宋熙宁中(1068年左右),县令虞大宁于今石碶镇北渡村附近建风棚碶。此碶介于积渎行春之间,地势低下,外可引奉化江南来之淡水,内可泄它山西来之暴洪,旱涝有备,是奉化江上功能、效益最好之水闸,历史上发挥过很好作用。建国后移址重建。
  狗颈塘:位于堰下14千米的北渡村东,此塘为一条分隔南塘河与奉化江的堤防,其形如狗颈而名。其地险要,江、河相隔很窄。外受江潮之冲,内障大川之流,洪水时塘易决,江河夺流。清康熙十年(1671)县令朱士杰修建,与洋河、沈公二石塘连接,工艺细緻牢固。建国后经多次维修加固,沿南塘河、奉化江两岸用大条石砌筑护塘。
  它山堰下游历经配套,至清末、民初,自上至下已有兰浦堰、章家堰、唐家堰、小张堰、芝兰堰、澄浪堰等,以及北临姚江的叶家碶、蟹堰碶、大西坝等堰、坝、塘、碶。总称九碶,十八堰。塘是挡奉化江潮浪的,堰、坝除挡潮浪外尚能溢洪,其中坝又能拽船过坝,沟通内河与下江水上交通往来。建国后已將堰坝改成深孔水闸,更利于调控,又新建水菱池、屠家耷、段塘等水闸,并将历代修建的塘坝、堰、碶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的防护区。上世纪70年代樟溪上游建成皎口大型水库,21世纪初又建成周公宅大型水库及溪下中型水库,使鄞西平原,原它山堰灌区形成了上引、中行、下泄,可灌、可防,旱涝保收、功能完善的灌区。
 
 4. 它山堰灌区及它山水源
  它山堰灌区:它山堰灌区经历代不断建设配套,如上节所述,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灌区。这个灌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早期曾称广德湖灌区、它山堰灌区、西七乡灌区,建国后称鄞西灌区,皎口水库建成后一段时间曾称皎口水库灌区。称呼虽不同,指的却是同一个范围,即北至姚江,南至鄞江、奉化江。东至姚江、奉化两江在宁波城区三江口汇合后的甬江,这个灌区就是指三江夾持的这片平原。平原总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包括海曙区),即现在所称的鄞西平原。其灌溉面积隨着历史演进有所不同。南朝时鄞西平原尚是一片沼泽湿地,土地卤质未经改造,平原尚未大规模开拓。乡、村居民点集中在山口与平原交接处,如鄞江、大桥(梅园)、凤岙、林村等山前平原一带,通过水路运输及集市贸易方式,进行山区与城乡的交流。它山堰建成初期与广德湖一起灌溉面积为400顷,以后随着沼泽湿地不断开发,平原人口聚居,至大中时增至800顷,宋时溉田2000顷(《广德湖记》),以元延祐间鄞县土地4373顷(延祐《四明志》)计算,约占全县耕田一半。政和七年(1117年)楼异废广德湖之后,得田800顷,灌区面积达2800顷。此后因失去广德湖,鄞西平原就独赖于它山堰引水灌溉。其后灌区面积继续扩大,至建国前灌区面积近30万亩。1967年皎口水库兴建时调查统计,灌区面积为24.7万亩。后因城镇扩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灌区农田逐年減少,现灌区面积为20万亩左右。农业用水也因土地减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减少。供水主体已从农业用水转向城镇工业、生活及环境用水为主。建国以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水利主要服务于农业,称农田水利。当时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95%左右。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及工业用水快速增长,至80年代中期,农业用水占社会用水量下降至86%,到80年代末,工业及城镇用水上升至40%,农业用水降至60%,据2005年统计,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已达68.52%,农业用水已降至31.48%。目前工业及城市用水已近75%,灌区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它山堰引水水源:它山堰兴建于唐代。唐时,樟溪流域的四明山区原本树木繁盛,植被良好,溪道径流较为均衡。它山堰以上流域面积348平方千米,由樟溪主流及其支流大皎溪、小皎溪、金溪、环溪等10余条支流汇集而成。当时溪床深邃,来水量丰盛,水中含沙量很少。南宋以后,由于山区得到迅速开发,出现滥伐树木,“靡山不童”,洪水泥沙俱下,使樟溪及它山堰上主流及引水河渠、光溪、小溪一帶沙卵石淤积、溪床淤淺,但当时溪道仍能通船筏。上世纪30—40年代,竹筏、滩船尚可通细岭、大皎、童家等地。所以山区人民与平原诚乡之间货物交流,用的是竹筏、小滩船。毛竹、木材等长大物资,编成竹、木长筏隨流而出。通过水上运输将山货特産、竹木、薪柴运至鄞江。平原粮食、城市工业品也水运至此进行交易。据推算:唐、宋期间溪道正常流量约15--20立方米每秒之间,夏伏干旱期少些,但也应在5立方米每秒以上,宋以后虽有减少趋势,但经常径流量也在10--15立方米每秒之间。根据测算,现在农业用水量1个流量能灌1万多亩水田(包括沿途居民用水),当时人口少、农业用水量也较少,每个流量应该能灌1.5至2万亩农田。所以自广德湖废后,它山堰能在千余年时间,独承鄞西平原灌溉、村居用水,及宁波城区的供水任务。鄞西平原灌溉系统形成后,用水水源有三大支撑:它山堰引水,这是主体。二是鄞西河网蓄水。根椐上世纪80年中期测定,鄞西河渠总长673千米,总蓄水量1695万立方米。水源来自它山堰引水、庄家溪、其它小溪流来水及平原自身产水。 其三,旱期沿奉化江、鄞江水闸可纳淡补充。其中以风棚碶功能最好,此闸位于灌区的中部位置,补充灌区水源功能显著。碶闸纳淡直至上世纪中,至皎口水库建成前一直在使用。虽然如此,但隨着人口繁衍,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扩大,它山堰引水已不堪重负,旱期用水相当紧张。1975年皎口水库建成后,才真正解决灌区及城镇供水问题。但它山堰使命并未结束,作为水库重要配套工程,继续发挥了它的引水、阻咸、排洪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