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河渠志甬上水利文献读析 - 文化讲堂 - 宁波水文化网


二十五史河渠志甬上水利文献读析

发布日期:2016-08-12 09:36:05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张松达
 
一、二十五史河渠志概要
  我国的水利事业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水利文献。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便是二十五史中的河渠志部分。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共计二十五部史书。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至于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二十五史河渠志(或溝(沟)洫志)是历代记载水利的专著,由于编纂者有条件大量使用前代档案资料,篡修时代较接近事件发生的时间,有关各代的主要水利事件经编者整理后扼要的汇编于其中,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汉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都有水利专篇,即河渠志。《汉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等历代地理志也有水利工程记载,基本概括了我国长达二千多年的水利建设重要史实。
  宁波历史悠久,“勾践之地,东至于鄞”,春秋时期属越国,越亡后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鄞、鄮、余姚于句章,移治小溪镇(今鄞州区鄞江镇)。唐武德八年,改称鄮县。唐开元时,于鄮县县治置明州。州、县先后移治于三江口。明初,始以“宁波”作为府名。宁波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与水利的发展密切相关。唐宋时期兴筑仲夏堰,修筑它山堰,开拓东钱湖,修治广德湖,修渠引水,广筑碶闸,阻咸蓄淡,实现平原耕地化,农田获浇灌之利,引淡水饮用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二十五史河渠志地理志,记载了历史上宁波水利的重要事件,为研究宁波水利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二、二十五史河渠志记载甬上水利实录
  二十五史河渠志对宁波水利的记载始于汉代,唐、宋、明、清等时期也均有记载,尤其以《宋史》较多。主要实录如下:
1、《汉书·地理志第八》
  句章,渠水东入海。鄞有镇亭、有鲒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
2、《新唐书·地理志四》江南道
  鄮县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顷。开元中令王元暐置,民立祠祀之。东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五百顷。天宝二年(743年),令陆南金开广之。西十二里有广德湖,溉田四百顷,贞元九年(793年),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西南四十里有仲夏堰,溉田数千顷,大和六年(832年),刺史于季友筑。
3、《宋史》卷九十六,河渠六,东南诸水(上)
  天禧元年,知升州丁谓言:“城北有后湖,往时岁旱水竭,给为民田,凡七十六顷,出租钱数百万,荫溉之利遂废。令欲改田除租,迹旧制,复治岸畔,疏为塘陂以畜水,使负郭无旱岁,广植浦芡,养鱼鳖,纵贫民渔采。”又明州请免濠池及慈溪、鄞县陂湖年课,许民射利。诏并从之。
宣和三年二月,诏:“越之鉴湖,明之广德湖,自措置为田,下流湮塞,有妨灌溉,致失陷常赋。又多为权势所占,两州被害,民多流徙。宣令陈亨伯体究实,如所纳租税过重,即裁为中制;应妨下流灌溉者,并驰以予民。”
靖康元年三月丁卯,臣僚言:“东南濒江海,水易泄而多旱,历代皆有陂湖蓄水。祥符、庆历间,民始盗陂湖为田,后复田为湖。近年以来,复废为田,雨则涝,旱则涸。民久承佃,所收租税,无计可脱,悉归御前,而漕司之常赋有亏,民之失业无算。可乞尽括东南废湖为田者,复以为湖,度几凋瘵之民,稍复故业。”诏相度利害闻奏。
4、《宋史》卷九十七,河渠七,东南诸水(下)
  明州水:绍兴五年,明州守臣李光奏:“明、越陂湖,专溉农田。自庆历中,始有盗湖为田者,三司使切责漕臣,严立法禁。宣和以来,王仲薿守越,楼异守明,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自是岁有水旱之患。乞行废罢,尽复为湖。如江东、西之圩田,苏、秀之围田,皆当讲究兴复。”诏逐路转运司相度闻奏。
乾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钱湖容受七十二溪,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叠石为塘八十裏。自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於湖塘浅岸渐次包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绍兴十八年,虽曾检举约束,尽罢请佃。岁久菱根蔓延,渗塞水脉,致妨蓄水;兼塘岸间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浸失水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
  鄞县水:嘉定十四年,庆元府言:“鄞县水自四明诸山溪涧会至他山,置堰小泾,下江入河。所入上河之水,专溉民田,其利甚博。比因淤塞,堰上山觜少有溪水流入上河。自春徂夏不雨,令官吏发卒开淘沙觜及浚港汊,又于堰上垒叠沙石,逼使溪流兖入上河。其他山水入府城南门一带,有碶闸三所:曰乌金,曰积渎,曰行春。乌金碶又名上水碶,昔因倒损,遂捺为坝,以致淤沙在河,或遇溪流聚涌,时复冲倒所捺坝,走泄水源。行春桥又名南石碶,碶面石板之下,岁久损坏空虚,每受潮水,演溢奔突,山于石缝,以致咸潮尽入上河。其县东管有道士堰,至白鹤桥一带,河港堙塞;又有朱赖堰,与行春等碶相连,堰下江流通彻大海。今春阙雨,上河乾浅,堰身塌损,以致咸潮透入上河,使农民不敢车注溉田。乞修砌上水、乌金诸处坝堰,仍选清强能干职官,专一提督。”
5、《明史》卷八十八——河渠六,直省水利
  洪武二十四年,修临海横山岭水闸,宁海、奉化海堤四千三百馀丈。筑上虞海堤四千丈,改建石闸。浚定海、鄞二县东钱湖,灌田数万顷。
  《明太祖实录》卷二○八记载,五月甲辰“宁波府鄞县民陈进诣阙言:定海、鄞县之境有民田百万余顷,皆资东钱湖水灌溉,湖周回八十里,岸有七堰,年久湮塞不通,乞疏浚之。上命工部遣官相度,于农隙时修之。”
6、(《清史稿》卷一二八)河渠三——海塘
    乾隆元年,署苏抚顾琮请设海防道,专司海塘岁修事。二十三年,增筑镇海县海塘。
7、(《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四——直省水利
  咸丰元年,浙江巡抚常大淳疏陈清理种山棚民情形,略言:“浙东则绍兴之三闸口外,鄞县、象山等河溪,现经筹挑。”
8、(《清史稿》卷六十四)地理十二——浙江宁波
  叙甬江、奉化江、余姚江等三江之水,天门水,详略。
三、主要水利工程史实
  二十五史河渠志(地理志)对宁波重要的水利事件做了记载,主要概述如下。
1、句章渠
  据北魏《十三州志》记载,句章建城于春秋战国时期,始建于周元至三年(公元前473年),是宁波地域最早的城市。据2011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句章古城位于宁波江北慈城镇王家坝村,即在姚江城山渡北,紧靠现在的姚江。古城遗址处发现了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晚期句章古城的文化层堆积,还发现了通向姚江的11.5米鹅卵石春秋战国古道。东晋末年因战乱毁城,句章县治移至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句章渠最早见诸于《汉书·地理志》,“句章,渠水东入海”,始有句章渠之名。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古句章县,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按《汉书·地理志》,句章渠水东入海,则所谓城山渡即其渠也。”《清史稿》卷六十五志四十地理十二有如下记载:“余姚······其西南姚江,出太平山及菁山,古句章渠水,错出复入······”。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在《鲒埼亭集》(水经浙江水篇跋四)对汉史句章渠水有如下描述:“句章之渠水,亦必居民苦江潮之斥卤而引山溪之水为渠,以利田溉,无可疑也。”
  《地理科学》第三卷第三期(1983年9月),载吴维棠《七千年来姚江平原的演变》一文提出,“《汉书·地理志》中的句章渠水,当是姚江下游河段。”汉代班固称句章渠,水入东海,即为姚江城山以东河段,因为汉时属会稽郡,余姚与句章相界,城山渡西南为余姚县,东北为句章县,先民为御潮引淡,在句章城边城山渡修筑堤岸,取名句章渠。姚江之名最早见诸史书的是宋《宝庆·四明志》,城山以上为余姚江,城山以下为慈溪江。因此,汉时句章渠即为现在的城山渡一带的姚江,先民曾修筑河道,引水为渠,宋以后随着洪水和潮流的冲刷,河道变宽,遂取名姚江(慈溪江)。因此,句章渠是宁波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水利工程。
2、它山堰
  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山东琅琊人王元暐任鄮县县令。县治处于“地势卑劣”的小溪。王元暐对县治所在的樟溪、光溪地理环境进行考查,当时三江口平原南隅为湖泊和沼泽地,地势低洼,“咸潮往来,绵亘数百里,渗漉斥卤,侵近城境”(《至正四明续志卷三》),中部平原“中高外卑,河水易竭”,“七八月之交,十日不雨,则舟胶于河”。看到“大溪之南,沼流皆下,其北则皆平地”,它山“虎踞岸傍”,“二山夹流,钤锁两岸”,拦河筑堰、既能阻咸蓄淡,又能引水溉田。因此,王元暐在它山旁“筑堰截流、阻咸蓄淡”,建成它山堰,又配套修建了引水工程乌金、积渎、行春三碶。从而使江河分流,樟溪之水“旱则河流七而江流三,涝则河水三而江水七” (《重修它山堰碑记》)。从此“溪水中分,咸卤不至,清甘之流,输贯诸港,入城市,绕村落,七乡之田,皆赖灌溉”(《宝庆四明志卷十二》)。它山之水,经南塘河流入明州城内的日、月二湖,“脉络城市,以饮以灌”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经历代修缮,它山堰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灌溉供水的功能,成为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齐名的我国古代杰出水利工程,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3、东钱湖
  宁绍平原的湖泊兴起于东汉(东钱湖的演进及湖泊水利功能发扬的思考,谭徐明)。西晋陆云(公元263-303年)在《答车茂安书》中描述鄮县“西有大湖,广纵千顷”、“泛船长驱,一举千里。北接青、徐,东洞交、广”。当时鄮县县治在鄮山,湖在县治之西,东钱湖已是大湖。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鄮县令陆南金开广东钱湖,将湖西北部几个山间缺口筑堤连接,“湖之四面周环八十余里,其径流所遍,鄞有六乡,镇有崇邱八里,水流田禾四十万方。”(《御史谢兆昌东钱湖碑记》)北宋是东钱湖水利发展的重要时期,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由明州郡守李夷庚主持疏浚湖泊,整治环湖堤塘;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鄮县令王安石主持勘定湖界,制定规制;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置莫枝、钱堰、大堰、梅湖四石碶,修筑永久性闸门;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主薄吕献之修筑环湖六塘;淳熙九年(公元1177年)用银5万贯,义包米1万石,全面清理葑草,整理工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再行除葑;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四明郡守陈垲出治“市封”,由专事管理的官吏随时购买农民葑草,实行常态清葑。经唐至北宋的建设,东钱湖由天然湖泊成为具有蓄水、供水、防洪等工程效益的平原水库,湖面水面积达3.7万亩,受益鄞县、奉化、镇海三县,溉田约50万亩。
4、广德湖
  广德湖原名“罂脰湖”,为海迹泄湖人工围堤而成,湖兴于魏晋之间。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鄞县令储仙舟修浚后更名为广德湖。清咸丰《鄞县志》记载,广德湖原址为:南对青垫、夹塘、俞家宅一带, 西枕林村、凤岙市, 北界高桥、石塘,东界新庄一带。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曾巩《广德湖记》有叙: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鄞之西十二里。湖之堤九千一百三十四丈,广一丈八尺,高八尺。其源出四明山,而引其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姚江)。浇灌鄞西七乡之农田,唐大历时溉田四百顷,唐大中时(公元849~860年)有八百顷,至宋熙宁时达二千顷。舟之通越(绍兴)者,皆由此湖。而湖之产,有凫雁鱼鳖、茭蒲葭菼、葵莼莲茨之饶。“大雷之水经广德湖入西门,潴为二湖(城内日湖、月湖)”,故广德湖为明州城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就有人上书废洼为田,宋天圣、景祐年间(公元1023~1038年)“民复相率请湖为田”,历任知州事正湖界、累石陻、筑湖堤、植榆树、刻碑石,而湖始复。观广德湖之兴,以数百年危于废者数矣,系屡有识之人故益以治。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皆复。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郡人楼异在陛辞赴隋州任时,奏请废广德湖为田,以岁入高丽使人,且造画舫百柁,专备来使。楼氏以此得改知明州,并奉御笔开垦为田。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诏:以鉴湖、广德湖改田,下游堙塞,民失灌溉,致亏常赋。令陈亨伯勘实,然终莫能改。从此,鄞西存续三百多年的广德湖被废为田。《宋史·河渠志》、《宝庆四明志》、《乾道四明图经》、《水利说》、《至正四明续志》、《广德湖田租考》、《鲒埼亭集外编》、《甬东正气集》、《废湖辩》等著述均有广德湖废湖厉害评论,且害广论居多。
5、三堨
  按《宋史》河渠志七所载“碶牐三所:曰乌金,曰积渎,曰行春”。即为三堨,堨的意思是遇水而掩,至宋代改称为碶。为它山堰下游南塘河引水的配套石碶,是它山堰引水入明州府城的重要配套工程。乌金碶,又名上水碶,积渎碶又名下水碶,行春碶又名石碶。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涝则酾流以出江,旱则取淡潮以入河,平时则为河港之积。此小溪镇入南城,甬水门渠也,皆随地之宜而为之节耳”(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宋时为泄大雷林村西管之水,鄞西片又建石塘、风棚、保丰等大碶,使鄞西诸水排水顺畅。
四、结语
  二十五史河渠志(地理志)所载宁波水利史实十分丰富,古代许多水利工程至今发挥着重要的阻咸蓄淡、引水灌溉、防洪防涝的作用,是当代水利的知识宝库、文化遗存。深入阅读、研究二十五史河渠志(地理志)、历代官府志书和民间水利文献,对传承科学治水精神,挖掘水利知识宝藏,弘扬水利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史书,明古今治水,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宁波的治水历史,知晓水利在宁波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热爱水利,热爱家乡宁波,这便是文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