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派员调研、采访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工作 - 工作动态 - 宁波水文化网


中国水利报派员调研、采访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工作

发布日期:2015-01-30 10:15:54 阅读数:-

【文字 关闭窗口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普及运河知识、报道各地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作出的努力,全面宣传与展示大运河,10月29--30日,中国水利报社党委委员营幼峰一行8人,对大运河(宁波段)进行调研采访。先后考察了余姚的丈亭老街、江东的庆安会馆、宁波中心城区的三江口,以及河姆渡文化遗址博物馆。宁波市水利局副局长罗焕银、副巡视员、市水文化研究会会长沈季民、市文保所副所长江怀海等参加考察活动。
  大运河宁波段横贯东西、绵延数百里、交汇三江,奔流入海,孕育了四明大地的千年文明,是古城宁波的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与文化之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宁波作为中国大运河南端河海转运的重要港埠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地,呈现其有别于其他运河城市地域文化遗产的鲜明特征与价值。一是"海丝文化"与运河文化相互交融。宁波港及浙东运河,是唐宋以来外国来使与贸易商团的重要登陆口岸和通往中原、内陆的运河航道,同时是中国使团和商团出海的重要航道。两种文化在宁波相互交汇叠压,成为宁波城市文明的基本特征。二是漕粮河海联运的重要转口港。从元代始,南方漕粮北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河海联运。宁波作为当时重要转输港之一,浙东运河与宁波港的组合作用显而易见,位于三江口的庆安会馆与安澜会馆就是宁波古代港口航运管理及行业信仰的重要文化遗产。三是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这是根据宁波港和浙东运河(宁波段)"江、河、海"交汇的自然条件而采取的独特人工技术,这种江河水网格局典型的表现为:每一条自然江河(姚江、奉化江、甬江)都有一条或多条、一段或多段人工塘河与之相配,巧妙地解决了潮汐、水位对航运的影响问题。四是保存了完整的国防(海防)军事体系。宁波镇海口的海防军事遗存是这一类文化遗产的代表。五是大运河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的。余姚、慈溪、鄞县、镇海四大古县及其县城,沿大运河(宁波段)主航道一字排开,在100余公里运河沿线设置这样密集,形态、结构、职能各具特色的四个县级行政机构,保证了宁波港及大运河(宁波段)各段航道的功能管理需求,这在其他区段是不多见的。